警惕教育中伤害幼儿心理的行为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7年09月13日 09:22:40 

  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伤害有哪些

警惕教育中伤害幼儿心理的行为

  语言对幼儿的无意伤害

  由于我们心理卫生保健意识不强,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在很多时候伤害了幼儿的心理并且没有觉察到那是一种伤害。

  一位教师看到别人把幼儿按能力分组进行教育活动后,实施所谓的“因材施教”。她在教育活动正式开始之前,大声地对全班小朋友说:“请能力差的小朋友坐到这边来,能力强的小朋友坐到那边去。”然后根据幼儿的位置,对他们提出不同的教学任务和要求。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原则——尊重幼儿。

  许多时候,当幼儿回答不出教师的问题时,教师往往会和蔼地说:“你先坐下来想想,听听别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其实,这在无形之中会让幼儿心里非常难受,因为教师的话让他感到自己不如别人。而许多教师并不知道自己的话已经深深地伤害了幼儿的自尊心。对于因所谓的“能力差”(有些并不一定是能力差,只是某一方面尚未得到发展)而自卑,进而不愿举手回答问题的幼儿来讲,不是强迫他们多“锻炼”就能解决问题,而是要为其创造成功的机会,从而树立自信心。

  教师在幼儿面前所说的每一句话,不管是对是错都有可能会成为孩子们行动的指南,甚至还有可能会成为孩子们的信仰。教师在幼儿面前说话不能不慎重啊!

  教师对幼儿的有意伤害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教师对幼儿的心理伤害不仅有无意的伤害,而且还有有意的伤害。这是不能容忍的,但它确实是我们幼儿教育存在的客观现实,不能不引起我们幼教管理者和研究者的关注。

  在幼儿园里,我曾见过一位上了年纪自以为经验相当丰富的教师号召全班幼儿不和犯错的孩子来往。比如,在一次课间休息时,一位幼儿将另一位幼儿打哭了,教师在没有调查原因的前提下,就把那位“打人”的幼儿拉到讲台前,对其他幼儿说:“今天某某不乖,大家羞一羞他”。于是孩子们用手比划着,“羞”那位犯了错误的幼儿。接着,教师又对小朋友们发出号召:“大家不要他了,叫他出去”。接着,所有的幼儿一齐叫道“出去!出去!我们不要你了!”最后,那孩子被赶出了活动室。

  我们知道,这位教师是为了“教育”那位犯了错误的孩子,为了让他以后不要犯同样的错误。这样的教育有没有效果我们暂且不谈,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教育肯定对那名幼儿的心理产生了伤害,并且对其他没有犯错误的孩子来说也不是件好事,它会误导孩子——只要别人犯了错误,我们就可以羞辱他。

  还有一位调皮的幼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不小心跌倒,老师见到后不但不给予同情,反而对孩子说:“摔倒了吧?!谁叫你那么调皮!现在摔倒了吧!”在孩子需要安抚的时候,我们却用难听的语言去刺痛他,这种不人道的做法可能会给孩子留下永远的伤痛和阴影。

  偏爱对幼儿造成的伤害

  偏爱是指教师不能把爱公平地撒向每一个幼儿,出现厚此薄彼的一种情感偏向。教师的偏爱,影响着教师对不同幼儿的态度和教育行为,而这些又影响着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由于偏爱而导致我们的教育行为失当,进而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是十分普遍的现象。教师应该明白,偏爱对所有的孩子都是一种伤害,为了所有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公平地关爱每一个孩子——不管他们的个性如何、长相如何、能力如何、社会背景如何,他们都是我们祖国的未来!

  态度给幼儿带来的伤害

  我曾发现这样的一个例子:有的幼儿平时洗手时不注意关水龙头,有一次幼儿从户外体育活动回来洗手擦脸之前,老师一再大声强调:“大家洗完手后,一定要记得关龙头。”可是,所有的幼儿洗完手出来后,老师发现还有一个龙头没有关。看到这一情形,那位教师很生气,然后气呼呼地在班上对所有的幼儿说:“是谁刚才没有关水龙头的,现在马上去把水龙头关了!”教师怒不可遏,环视着所有的幼儿,幼儿个个被吓得头低低的,谁也不敢吱声。

  幼儿的心理是脆弱的,是极容易受伤的,一旦受到伤害,就将会对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带来难以预知的消极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从教育的各方面尽量减少对幼儿心理的伤害。身体伤害容易被人发现,一般也容易恢复;但心灵的伤害则不易被人发现,并且其后效十分持久,甚至会影响孩子的终身。

  教学内容对幼儿的伤害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如果我们不注意它的适应性,很可能就会出现某些教学内容对大多数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来说是有益的,而对少数或者某个幼儿来说则是有害的。比如,我们教幼儿学习《布娃娃之歌》,这首儿歌的歌词是这样写的:“布娃娃,大眼睛,小嘴巴,真漂亮,真可爱”。这可能会伤害到“小眼睛”、“大嘴巴”的孩子;我们教幼儿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可能会刺痛失去母亲的孩子,使“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的失落心态进一步加强。教师在选择教育内容时,一定要考虑到它对所有幼儿的影响,不能因其促进绝大多数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就可以伤害其他少数的幼儿。

胎教音乐
  • 心理行为推荐
寒假幼儿安全注意事项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