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三:闹
原因:孩子大闹往往使父母束手无策,也使自己倍受挫折。这不仅是因为孩子往往在公共场合闹,而且因为这时候父母对孩子和情境都失去了控制。随着孩子长大,到了学龄期,他们就能学会更好的方法处理自己的挫折。
怎么办:减少孩子闹的窍门是将它在萌芽状态。如果你的反应是恐吓和气愤,这将教给孩子:闹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他可以得到想要的东西。你可以说:“如果你不闹,我们就可以谈谈,看我们能做什么。”并走到另一个房间。如果你的孩子太小,你可以和他呆在一起,如果他要你抱,可以抱着他,但不要把他想要的东西给他,直到他冷静下来。你可以看看或干点我别的什么,让他知道,只有他冷静下来,你才注意他。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大人对孩子闹不感兴趣,他们很快就会冷静下来了。
当你在公共场所时,别管别人如何看你,都要把孩子带到角落。可以对他说:“我坐在这儿等着,直到你不闹了。”如果3-4分钟后他还闹,你就得停止购物或逛公园,直接带孩子回家。
预防措施:大闹有时预先没有征兆,孩子会因会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突然大闹起来:得不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做不好一件事,或仅仅是累了。尽管如此,你还是能避免一些易引发孩子闹的场合。如果你的孩子只有5岁,而他在玩10岁的姐姐的拼图,就可能会因为拼不好而发火。你可以帮他拼,或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适合他年龄的玩具上。
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例如,幼儿不能较长时间自己玩,就应避免带孩子在商店人多的时候购物,排队时孩子很快就会不耐烦。如果你必须带着他排除,要准备好他喜欢的玩具或吃的东西给他解闷。
现象四:磨蹭
原因:你提醒孩子该刷牙、上床、听故事、睡觉。20分钟以后,你发现孩子还在洗脸池里泡他的玩具汽车……
多么熟悉的一幕,它每天都在我们家里发生着。孩子对时间的感觉和成人是很不同的,当他们全神贯注地干什么时,他们相信表停止了,直到他们做完那件事,表才会继续走。当孩子学会看表后,他们也不会停止磨蹭。大孩子仍需父母提醒:快点儿,你晚了。
怎么办:一个策略是,你给孩子洗完澡,不是直接提醒他现在是睡觉时间,而是跟他谈论白天发生的事情,他会全神贯注地谈话,注意不到已经出了澡盆,穿上了睡衣。
另一个策略是,你可以让孩子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因为对学前儿童来说,时间概念经常和活动联系在一起,例如吃饭时间、点心时间、洗澡时间等等。可以说:“钻进被祸,我们就可以读故事书了。”你也可以和孩子做游戏,例如,说:“我数到5,看你能不能拣起所有的玩具。”或说:“我真的要迟到了,您得帮我的忙。”让孩子帮忙把公文包放到门口,或拿好伞,或把午饭从冰箱里拿出来。
如果这些策略都不奏效,孩子依然磨磨蹭蹭,就采取更强硬一点的措施:拉着他的手,给他穿上外衣,送他去幼儿园,早饭带到路上吃。最终,孩子会形成这样一个概念:不论他怎么坚持,有些事情,像准时上学,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预防措施:拿开分心物。如果电视关上了,猫赶到别的房间了,玩具都收拾起来了,孩子就会更加集中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