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孩子打人的30条信息(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2月08日 11:46:06 

quo;

  ▲ 如果一个孩子容易在受挫时打人,那么教师应该多注意这些情境。比如,如果一个谜语对于孩子来说太难了,那么教师就应该坐在孩子旁边,帮助他完成,或是给他换一个简单一些的。这可以帮助孩子多一些成功,以减少挫折和打人行为。

  ▲ 检查教室以保证材料和活动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是适合的。要确保材料是充足的,如果材料太简单,太难,太少,无趣或让人受挫,那么就有可能会引发打人行为。

  ▲ 一个很小的孩子打人可能是因为他缺乏语言能力来表达他的需要。他通过这种方式来维持独立性,或是保护他认为属于自己的财产。两岁或三岁的孩子需要很多帮助来学习以社会赞同的方式获得他们所需的东西。因为这个原因,相对较低的师生比是必要的(一个教师带4到6个孩子)。这样的话,教师才能够温柔地指导孩子们通过语言沟通来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

  ▲ 如果一个孩子倾向于在一天中较晚的时候或是接近午睡的时间打人,那么他的行为可能是因为疲劳引起的。如果可能的话,可以让他睡个午觉。

  ▲ 打人行为也可能是没有形成安全的依恋的表现。通常没有形成安全依恋(亲子之间的相互信赖的亲密关系)的孩子会以敌意的形式来对待他人。这是一种需要成人给他提供安全感、一贯的支持和足够的注意的表现。

  ▲ 有些孩子在遇到出乎意料的压力时会表现出敌意行为,比如打人。给他们提供一个安静、稳定、安抚的环境和一个关怀他们的教师,能够长远、有效地帮助孩子应对压力。

  了解了孩子打人的原因之后,就要处理这种行为了。无论孩子打人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对于孩子打人行为的基本的处理程序都包括三步:

  预防打人行为 通过观察可能的线索来预防打人。例如,一个孩子总是在玩积木之后打人,那么教师就应该站在积木的附近。如果积木倒塌了,教师要及时帮助孩子来应对挫折的情绪,向他解释和其他孩子一起堆积木的重要性,并提供机会让他和其他孩子合作。教师可以向他示范合适的行为,并促进积极的社会交往:“看,丽丽想和我们一起玩。丽丽,你帮我们来建一座小桥好吗?”这样就把一个可能引发打人行为的情境改造成了一个积极友好的情境。

  表扬孩子的适当的社会行为 当孩子表现出适当的行为时,一定要及时给予表扬,让他知道你很高兴他这么做。因为随着消极行为的减少,教师对他的注意也随之减少,但是孩子依然需要关注。对积极行为的关注可以稳定正确的行为,消退消极行为。

  在孩子打人之后使用隔离法 

  在使用隔离法时,要遵循的步骤如下:

  *首先确定被打的孩子无大碍。可能的话,另一个教师应该去照顾被打的孩子。
  *平静地带打人者到隔离区,平静但是坚定地告诉他“我不允许你伤害其他的孩子。你必须呆在这里直到我让你离开。”
  *开始计时,离开隔离区。在隔离时间内既不跟这个孩子说话也不看他。
  *如果另一个孩子靠近隔离区,安静地带走这个孩子,解释“小明现在需要单独呆一会儿。等他回来之后你再跟他说话。”
  *隔离结束之后,告诉被隔离的孩子“你现在可以走了”。不需要教训他。孩子知道他被隔离的原因。为了让孩子表现出合适行为,你可以邀请他参加活动。

  隔离法

  • 不良矫正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