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p!解析孩子的“野蛮行径”(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2月08日 11:45:51 

戏来缓解孩子的消极体验。如玩画画游戏、智力拼盘和其他有乐趣的游戏等。

  3、提高孩子的自控力

  让孩子体会对攻击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的忧虑不安之情,培养孩子的爱心与同情心。可以让孩子玩一次过家家游戏,在游戏中让孩子采取换位思考的方法,使其设身处地地体验。假设孩子成了父亲或者母亲,这时假想一种情境——他们自己的孩子也受了委屈,然后问一下他们怎么办。这时孩子会通过自己的思考,体会到攻击行为给别人的父母和孩子带来的不快,如果孩子有深刻的体验,那这种攻击行为会骤减并慢慢消失。

  此外,父母也可以让孩子玩扑克、投球等游戏,以提高孩子的遵守纪律的自觉性。比如玩简单的扑克游戏,父母应当把游戏的细则向孩子讲清楚,要特别强调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做什么违规,做什么又是必须的。孩子通过在游戏中慢慢地体会其中的规则,理解游戏的用意,自觉性就会相应地增强,相应的爱心和同情心就会慢慢产生,那自控力也会得到提高,攻击行为自然而然地就会减少和消失。

  4、做孩子的表率

  孩子学习很重要的手段就是模仿,而孩子从出生到慢慢地成长,首先模仿的就是父母的行为。父母虽然不一定能够做到言传身教,但是父母的行为总会对儿童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作用。所以,爸妈随时都要想一下在孩子面前的行为合适吗?好的行为需要说教,坏的行为则要避免。爸妈不要由于自己的不愉快而在孩子面前毫无顾忌地谩骂,也不要由于自己的不得意而发生家庭暴力事件,或者把自己的攻击情绪和行为带到家里来?而且家庭成员之间对孩子的教育态度要一致,不溺爱不谩骂,夫妻间应当避免争吵,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 不良矫正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