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者受罚的方式:
6、 5岁的安妮吃晚饭时老是不准时。
违者受罚的方式:
7、 一个小孩进出家门时老是忘了随手关门。
违者受罚的方式:
8、 4岁的小明很爱玩,每到尿急时还是不肯回家上厕所,以致常常尿在裤子上。
违者受罚的方式:
9、 6岁的莉莉早上要去上幼儿园时,穿衣服总是慢吞吞的,也不管是不是已经七点半了。她必须在这个时间出门才不会迟到。(前面范例的部分已经提出一种必然的结果。请针对这些状况再举出一、二种结果。)
违者受罚的方式:
四 奖励
父母在教养子女时,会不断使用“教导、训练、纠正”三个阶段的方法,奖励若用在训练的阶段上,会比用在纠正的阶段上更显效果。
训练就是帮助孩子在曾经接受教导的范围内,养成习惯和发展潜能,即帮助他发展积极、正面的行为和习惯。在以下几种训练的情况里,可以使用奖励的方式。
·接受小小的教训
·表现得很有礼貌
·做好家庭作业
·自动自发做家事
·晚上自己洗脸刷牙
小孩子常常知道父母要他们做什么,而且也有能力做得到,但就是不愿意照办,这时就需要纠正。如果父母在孩子公开反抗或我行我素时,给他奖励来让他改变,就等于是贿赂。父母有时会不知道该用纠正或是训练的方式,那么就使用“违者受罚”的方式,这有助于改掉孩子无意识、没有任何预谋而形成的坏习惯。坏习惯需要反复训练加以纠正,此时奖励可以用来当作强烈而又积极的动机。
1、 奖励的形态
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两种。内在的形态是当孩子做得好或做对了时,他心里就出现了自我的肯定,他会觉得因遵循父母的教导而行而做得很好,有成就感和满足感。自尊自信也就成了最佳的奖励,且比外在的奖励更带来满足。外在的奖励使用得当也能积极地影响孩子的行为,进而激起他内在的回馈。外在的奖励最终是为了唤起孩子内心的自尊需要,否则就会流于贿赂和交换--他做任何事情都渴望得到奖励哪怕不是物质上的。
外在奖励分为三种:
(1) 表情和言语的奖励
这是外在奖励最主要的形态:包括称赞、欣赏的话语,拥抱和爱的表现,注意、嘉许的表情、微笑、动作等。
(2) 活动或特别的待遇
如让他可以晚睡一点,去公园,或可以与小朋友一起玩等。
(3) 具体的礼物
如食品、玩具、书等。
2、 使用奖励方式的原则
(1) 具体的礼物,特别的活动与待遇,表情和言语的奖励,三种要并用;
(2) 不滥用奖励。太多的奖励特别是物质的奖励是有害的。当孩子面临成长的关键,以及需要借助奖励和训练来发展积极的习惯或行为时才使用奖励;
(3) 依孩子的习惯慎选奖励方式;
(4) 奖励方式要多样化,同一种方式用多时可能会失去功效;
(5) 不以小事而给大奖励;
(6) 尽量不用金钱作为奖励;
(7) 不为日常例行的工作奖励他,该他正当完成的作业不必因他完成了作业而奖励;
(8) 一旦你开始为某件特别的好行为奖励他,就绝对要执行下去,每当他有那样的表现就奖励他。
3、 如何给孩子奖励
步骤一,多给予表情和言语的奖励
对于孩子正在成长过程中学习的每一件事,都要用正面的方法来肯定他,而不是看见他不是的部分,要多用“太棒了”“我以你为荣”“你比上次进步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