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功效。善用孩子的语言或喜欢的卡通人物作适当的引导工具,让您和孩子之间的对话更具趣味性与游戏性,以化解孩子的冷战情绪。
●远离“行刑”现场
其它家长的干预越多,孩子的冷战情绪可能越强烈。当孩子在闹情绪时,有时是带点试探的性质,家长表现得越在乎,他可能越过分。所以,在不影响到其它人的情况下,试着带他走出门—比如带他去买菜,等他安静下来后,再去化解。
温情提示:
●教育孩子前先约束自己的言行。有些冷战的孩子并非不服管,而是他认为家长没有资格管他。“我爸喜欢泡吧,我妈总在网上聊天”,这样的家长在孩子心中哪有威信可言?
●避免使用权威的语气教训孩子。孩子出现倔强、反抗的行为时,家长应避免使用权威的语气或方式来教训孩子,而应拿出一点“办法”来。首先深呼吸,控制自己的情绪,然后试着和他讲道理。
●遇到事情时,不要对孩子“一言堂”。“你到底听不听话?”这样的话很难被孩子所理解,“我怎么不听话了?”家长最好进行“双评”政策—问孩子:你这样做对吗?给他自我评价的机会,然后再问他:你想听听妈妈对你的评价吗?打下很好的交流基础,以后孩子出现问题,您不问他,他也会主动和您说。
●适当使用隔离法。孩子变得不可理喻时,可以把他带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告诉他:“你觉得不生气了,再过来和大家一起玩。”但必须注意隔离处的安全性,且不能是会让孩子感到恐惧的地方,例如:黑暗的小房间或不熟悉的角落。
●尊重孩子的意见。对于倔强的孩子,一定要站在他的立场看事情,不管做什么事,尽可能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过分干涉。有时明知道可能做不好,也应让他体验一下。此外,在他做不好的时候,可以正确示范一遍给他看。
●面对面沟通。日常生活中,遇到事或某种现象,就和孩子谈谈,让他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说得对,家长就夸奖他,说得不全面,家长帮他完善,这可以让他对事情有多方位的认识。
●冲动后的解释。家长冲动时,一定要尽力克制,不可动手。如果实在克制不了,事后一定要加以解释,比如说:我恨铁不成钢,打你我也心疼……在让孩子懂得缘故的同时安抚他的心。
教育方式有很多种,但耐心是前提,只要找出适合您也适合孩子的方法,“冷战”将无从产生。(来源/星星生活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