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Echo 记得小时候,和妈妈一起搭巴士,只要有老人家或孕妇上车,妈妈就会马上要我们让位,于是我们从小就养成了在交通工具上让位的好习惯——但现在我遇到的这些人是怎么了?他们的母亲是否也曾这样教育他们呢? 带阿为乘坐长途巴士从吉隆坡回南部,遇见了叫我难过的事。 我背着背包,手上拿了一个大旅行袋,牵着背着小背包的阿为,从妹妹家出发要到富都车站搭巴士。 到轻快铁站,我们下了巴士搭轻快铁,一进车厢,已坐满人,我不奢望有人会让位给我,但问题是当我在找个角落安放行李和找根扶手时,站着的人们都不愿意让出一个小位来让我放行李袋! 我被逼牵着阿为跌跌撞撞走到较远处的角落放行李,然后安排阿为握着一根扶手来稳着身子。 让我惊讶的是,整整两个车厢的人,没有一人站起来让位,他们之中有90巴仙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这些人的家庭教育怎么了? 这已不是我第一次遇到这种事了。记得我在怀孕期间,也曾在吉隆坡的公共交通上,挺着大肚子摇摇晃晃站了几个站。我算过了,6次中只有两次有人让位给我坐。怎么了?难道他们的父母师长没有教过他们要让位给老幼妇孺吗? 有些事情不需要用脑去过滤应该怎么做,而应该是融入了我们生活的习惯,遇上了是反射性的反应才对。 例如,为孕妇让座、帮助坐轮椅的老人上德士、让有小孩的妇女先上厕所(若你没有赶时间的话)、给避雨的人们方便…… 可是我很失望的发现,变得冷漠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你也许会告诉我,这是城市症候群,但我很遗憾的告诉你,我怀孕期间曾多次到也是城市的新加坡办事或借书,次数比在吉隆坡多,但我从没试过站着的,常会有两个以上的人同时让位给我。 问题绕回来,还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大家都教孩子在成绩上如何赢过同学,却忘了教他如何与同学分享生活,都在教他们怎样才不会吃亏,却不告诉他们“吃亏就是占便宜”的道理。 于是孩子懂得保护自己的利益和舒适,却不懂得保护弱者,也没有同理心,于是孩子们都考到好成绩,但在现实面对挫折时都只会想到要去自杀。 从小处看现今年轻人的素养,会知道他们来自怎么样的家庭。 有人还跟我辩论过,说有些孩子会自己变坏的,跟父母没有关系。会有这样的孩子吗? 那天听说某人的孩子因偷窃案被警察捉了,我马上问:他父母是怎样的人?来说是非者道:“爸爸爱赌,妈妈不理孩子家事常外出与朋友鬼混,3个可怜的孩子每天放学回家没饭吃,饿到傍晚妈妈才打包回来给他们吃……现在大的变坏了,接下来第二第三的看来也保不了了!” 有个女孩说起她的侄女就说4岁的她很“坏蛋”,“很会骂人唷,骂起人来都是一串一串的,可以骂两分钟不停。” 我又马上问了:“你们家人有常骂人的习惯?”她想了想,小声说:“有,我嫂嫂和爸爸都爱骂人……这有关系吗?” 当然有,要不然你以为小女孩是学谁的? 是以现在我看到无知父母让5、6岁孩子看暴力卡通片,甚至与大人一起看成人武打或黑社会打打杀杀的电影,都会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