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闹钟拨好,让宝宝能看到。时间一到,在简短提醒他后,便还他“自由”。平时,虽然有的宝宝可能会说“让我再玩一分钟”,“再玩五分钟”的话,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有确切的时间概念。所以要公正地为宝宝计算“处罚”时间。
但那种“暂停”时间越长,收效就会更大的想法,也是不对的。两三岁的宝宝还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与惩罚性“暂停”之间的联系,他的记忆力很薄弱,大概五分钟后,便会完全忘记不久前自己所招惹的麻烦。所以,“暂停”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三分钟。尽管三分钟对于你来说是“一刹那”,但对宝宝来说,是相当漫长的。
·树立权威,言出必行
一旦决定“暂停”,你便要态度坚决,不给宝宝讨价还价的机会。对宝宝的请求装作不理会,不必回答他的话,否则宝宝从中试探到了有讨价还价的可能性,以后就会变本加厉地与你争论,挑战你的权威。
·纠正坏毛病,勿操之过急
每次“暂停”,最好能集中在某一行为的偏差上,如果要求宝宝同时改正几个坏毛病,这样过高的期望会让你有挫败感,因为宝宝的毛病不可能一下子都改掉。如果想纠正宝宝的几个坏毛病,应先挑一般性的毛病作“暂停”处罚,让他习惯了你的调教方式后,再来纠正其它较严重的毛病。注意,如果想使你的调教方式成功,就要耐心地逐个进行,欲速则不达。
·对宝宝做关于“暂停”的解释
首先,让他知道处罚的目的,是要改进他的不良行为,帮助他下次做正确的选择。其次,让宝宝清楚自己犯的错误在哪里,为什么你不可以接受。最后,解释闹钟如何运作。
·“暂停”处罚的要求也要与宝宝说清楚
1.不准离开凳子,不准起来走动。
2.“暂停”期间不能说话。
3.坐在凳子上时,脚不能乱踢,不能大声叫嚷。
4.不准把玩任何玩具及其它任何物品。
5.不准看电视。
即使对各年龄段的宝宝使用“暂停”,宝宝仍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毛病,两三岁的宝宝尤其如此。你一定要耐心、反复指导,多次更正;同时,要允许宝宝犯错,在错误中得到再学习和认识的机会,其行为偏差,才能逐步得以改正。(来源/星星生活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