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感统失调?!缺钙之后又一个被滥用的概念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8年06月15日 11:21:13 

  什么是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是人处理外界信息的方式: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然后做出反应,当这样的处理方式出现偏差时,我们就称之为“失调”。有的宝宝对于我们普通人觉得正常的外界刺激会产生非常极端的反应,比如,厌恶被触摸(触觉),一点点声音就被情绪失控(听觉),看到繁忙的马路就会立马发呆睡着(视觉)等等。

  但在美国,对于感觉统合失调的定性却是非常谨慎的。因为它没有医学诊断的方式,都是根据父母医生的观察来判断,而判断的这个度还需要结合宝宝的月龄和其他临床表现。很多的害怕惊吓很有可能是孩子认知能力少,对于周围世界不了解的结果,换句话说,也许根本不是孩子感觉统合失调而害怕塑料袋的声音,也许只是孩子对于塑料袋的未知而害怕。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父母察觉到孩子可能有些反应过大时,儿医一般的建议是在家帮助孩子克服,密切观察,直到真的严重到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或者其他不良症状出现时(比如伴随大运动精细运动倒退等),才开始干预,注意这就是康复范畴了,绝对不是早教班。

  而通常要进行这类康复的宝宝,本身也需要其他方面的各种康复(所以这里也特别针对出生时出现过缺氧、脑损伤的宝宝说明一下,真的有康复必要也不要讳疾忌医)。

  最好的感官刺激在日常

  我现在回想小D当初害怕塑料袋的响声时,觉得未必就是感觉统合失调。她那时才矫正6个月不到,又是因为早产很长一段时间都在静养。突如其来这样的响声,对她来说就是未知新事物,自然就容易出现害怕。

  但当时儿医的提醒还是特别好的,毕竟对于早产宝宝来说,出现这样情况的概率更高,而且的确需要从小开始进行各种感官刺激。

  没有必要为了预防感觉统合失调而去任何早教班,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对孩子的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视觉和平衡能力进行刺激就可以了。

  关于日常活动帮助孩子的感官发展,我以前写过文章,大家可以戳下面的标题回看。

  日常活动刺激感官发育

  不用花钱买玩具|6个超酷的感官游戏在家和宝宝一起玩

  游戏方法帮助孩子脱敏

  如果排除了因为未知而害怕的情况,的确有一类孩子就是特别不喜欢某一些刺激,比如小D1岁前特别讨厌那种粘粘沙沙的触感(比如动力沙、橡皮泥)。

  这里就有一个专业的小方法,可以父母在家实施。它有个专业名称这里就不提了,简称叫“地板时间”,它让父母通过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和玩耍来帮助孩子挑战自我,克服对于某种事物的恐惧。我和小D实践下来,这一个方法尤其适用于3岁以内的孩子,也就是说还无法很好听懂父母讲道理的孩子。

  第一步,父母和孩子一起在游戏垫上,面对面。如果你的孩子还无法独坐需要趴着,那父母也趴着面对孩子。然后由孩子主导,随便孩子做什么,比如有的孩子就自己在那抠地垫,这时父母就加入其中,也模仿孩子抠地垫。这在游戏治疗中叫做,“进入”孩子的世界,进行和孩子的连接。

  当我们需要改变孩子行为时,我们第一步先取得孩子的信任,而研究证明,行为上的模仿会让他们感觉自己是被重视的,也就更容易建立连接。

  第二步,父母和孩子进行一些玩耍后,开始逐渐引进“挑战物”,即孩子特别不喜欢排斥的东西,这个引进需要逐步和缓慢。一开始,可以是父母自己在那玩,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一看到就情绪失控,可以立即进行安抚 。

  但如果你发现孩子只是出现短暂害怕,并没有像以往那样情绪失控时,你就知道通过这样的“共享”,我们已经逐渐帮助孩子迈出了第一步。这时就可以进一步扩大“共享”,把这个“挑战物”放在你和孩子中间,不强迫孩子碰,但让孩子看到。如果小D还是害怕,不敢去碰的,这时我们就会结束这一次,之后会时不时继续反复做这个游戏。

  第一次接触这个专业方法时,粗粗感受和我平时做的没什么区别啊。但当我不断实践下来,我发现,这个“地板时间”更加关注孩子的情感连接,同时又没有让父母越界,是在一个让孩子安全安心的情况下独立去克服。

  我接下来就和大家梳理一下要点,因为个人觉得这个方法的精髓掌握了以后,其实可以运用到很多孩子的其他问题中的。

  1、情绪连接第一位:要改变任何孩子的行为,影响孩子的行为,第一步不是家长行动起来,而是尝试进入孩子的世界。游戏和模仿就是进入孩子世界最简单的方式,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美国有一个领域就叫“游戏康复”。

  2、邀请孩子独自体验:克服对于某种事物抗拒的关键就是让孩子自己体验。这恰好是我们父母经常会犯的错误,总是替孩子做了,以为孩子下次就不会害怕了。但看一百遍游泳和自己下水游泳就是不一样的,而这个就是这个方法的关键所在。

  3、反复多次,慢慢推进:这个过程中最难的是父母要控制住自己想要帮助孩子,想要改变孩子的心情。父母一旦着急焦虑,就会给孩子无形的压力,这对于已经对某些事物有恐惧的孩子来说无疑就是雪上加霜。小D当时对动力沙脱敏的过程大概进行了4个月,每周大概3~4次,每次也就20分钟不到,一点一点来增加她的触觉耐受。

  • 感统失调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