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子课”上的老师会亲身示范如何对付Sunny儿子这般任性的小孩,老师会不由分说地跑去把电视关掉,或把手机 关掉,然后,趁孩子站着发愣的两三秒钟,迅速跑到孩子面前,站直了,俯身向他,严肃地提出下一个目标,“现在我们吃饭了,请你去帮大家拿筷子!”“现在你去端菜!你耽误大家等你,要向家里所有的人道歉。”讲话的时候,不要带笑,面部表情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放松;也不要蹲下来说话,站直后俯身向着孩子,可以代表一种居高临下的威仪;注意语气中不要带丝毫的气急败坏,要平静,你越平静,重建权威的可能性越大;不要用商量的语气,这个时候不是发扬“民主”的时节,而任性的孩子一般极擅长讨价还价,比如“再让我看五分钟!就五分钟!”你一犹豫,就让人逮住缝隙,趁虚而入,你就前功尽弃了。
所以,记得用平静命令的语气,把孩子从电视或手机游戏上引开,对他提出要求时,脸对着他,肩对着他,眼睛平视他,连膝盖也正对着他。在心理学上,膝盖的方向正是决心的方向,如果你对孩子提出要求,膝盖却对着别的方向,孩子可能会觉察到你一刹那的迟疑,他就足以判别,要不要去“执行”你的要求了。
对付焦虑:充满亲情的抚触是最佳“安慰剂”
李晖的儿子4岁,他的最大问题是一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会嗷嗷叫,最严重的一次,是幼儿园班上的同学抢了他的皮球玩,李晖儿子去要,对方嬉笑说,“不还不还就不还。”谁知李晖儿子“咔”一下就咬了自己的胳膊,把老师和同学吓了一大跳。老师问他为何如此,他说:“我没用,连一个球也要不回来,我恨死我自己了!”
无独有偶,李晖好友的女儿也有这促焦虑过度的倾向,为了邻居家的小孩在游乐场上不把秋千让给她,她就铆足了劲儿揿自己的手心,在那里揿出了一个绛紫印。
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小孩在0-3岁的成长阶段,都有过寄养在祖辈家中的经历,李晖是因为出国陪读,李晖好友是因为跑营销,没空管,干脆图省事,把孩子托付给了爷爷奶奶。
“亲子课”上的情境教育
亲子培训中心的老师表示:像他儿子这样的孩子,少的是李晖的“抚触滋养”,从而使他的焦虑与反常渲泻,都与心中缺少安全感息息相关时,李晖差点笑了:“你是说我应该抚摸我儿子,以解除他的皮肤饥饿,稳定他的情绪?可是,孕产中心教的那种抚触操,都是针对婴儿的呀!我儿子4岁了,哪肯赤条条地由你摆弄?”
亲子课上,老师纠正李晖的观点时说:“足够的抚触,对青春期之前的所有小孩,都是有效的,有稳定情绪的奇妙功效。”
“亲子课”教程关键句
★ 孩子从生下来一个月起,就可以做母子互动的“抚触操”,这对培养孩子的乐观情绪乃至促进他的智商与情商的发展,都大有好处;与孩子一同做抚触操前要把孩子包裹于大浴巾中,摊开浴巾,给他涂上润肤露,然后按照头部、脸部、胸腹部、背部和四肢的顺序进行轻轻的抚触,一面抚触婴儿的肌肤,一面用含笑的眼神与之交流,还可以为抚触操配上简单的歌谣哼唱。反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