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培训课,育儿先育己(4)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2月12日 11:45:53 

次后,只要你开始哼唱同样的旋律,孩子眸中就充满跃跃欲试的光亮,其情绪也明显变得高涨。

  ★ 对于特别容易因焦虑而自责,甚至出现自虐行为的孩子来说,遇到其闹情绪的局面,先不要细问原委或指责他,先来一个大大的拥抱,同时拍抚他的背,马上可以使他变得安静下来,并乐于与你合作。

  对付多动:不妨让孩子尽情释放自己的“动能”

  庄书眉的儿子是上了大班才发现有“多动”倾向的,此时离孩子升入一年级学习不到10个月,幼儿园的老师已经开始教授拼音、英语口语和简单的算术,每节课也延长到20分钟,结果发现庄书眉的儿子不停地在下面做怪样逗引同学,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无故跑出去,到走廊上看新鲜;掌握知识的速度比同龄孩子要慢。老师一抱怨,庄书眉也着急上火,想一“海归”硕士的孩子怎能落后于人,遂自己购买补习课本,连夜加班加点,要孩子“勤学苦练”,孩子一走神,一做小动作,做妈妈的也顾不了民主不民主了,马上巴掌迎候。

  结果是越打孩子反应越慢;同时其好动本能转入地下,变成“闷骚型”的,最典型的一次是庄书眉一转身,儿子即将她的高跟鞋泡水池里,当“小船”玩。

  “亲子课”上的情境教育

  “亲子课”上的示范令庄书眉大开眼界,也彻底颠覆了她近阶段笃信不疑的教子法则,比如,老师纠正说,多动不是因为玩得太多引起的,而是因为玩得不够造成的,在儿童行为分析家那里,多动的孩子都是感觉统合失衡的小孩,必须在游戏中让孩子重新建立感觉统合平衡,这个过程“运动量”颇大,包括把孩子投进一个充满小球的“旱池”中,让孩子随意腾挪,让这些小球摩挲孩子的身体;玩秋千与平衡木,锻练孩子的平衡能力和手脚动作协调,将孩子装入一个大布袋中,让孩子玩“袋鼠跳”;让孩子匍伏于一个大号滑板上,用腹肌控制方向和速度,同时四肢滑动,借助滑板的滚动,像海豚一样四处“畅游”;还有,每个孩子发一个大号羊角球,令孩子骑坐在球身上做操……凡此种种,很有点像“儿童乐园”,庄书眉的儿子,很快就变成了“亲子课”上的最积极的学生,根本不需要妈妈好言哄劝才肯“上学”了。

  对付多动症除了感觉统合练习外,还有其他方法,比如用“音乐疗法”。选固定的一两首乐曲,来形成注意力集中的氛围,反复练习后,一放这首乐曲,孩子就知道该讲故事了。老师们还教会庄书眉:不到万不得已,别急于让好动的小孩,沉浸到读书写字这样极静的环境中去,可以采用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心理的“控制手段”,如,妈妈讲故事,孩子复述故事;妈妈讲的故事可以录下来,来对比孩子是否注意力集中,是否有精彩的发挥;讲完故事来提问,每次可以问不同的细节,逐渐让孩子养成凝神贯注的习惯。纠正好动行为,不能用“大棒政策”,而是要像绣花一样,一针一线,落到细微处。

  “亲子课”教程关键句

  ·凡孩子特别多动、胆怯、学习能力差,要先考虑在感觉统合方面是否有欠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