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大家谈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2月01日 13:55:30 


  王海银(工程师)

  我认为,隔代教育有利有弊,总体来看,弊大于利。老年人容易对孩子过分溺爱。一来过分迁就孩子的缺点,纵容孩子的欲望,致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形成自私、任性等不良个性。有些孩子受不了父母的约束,就往奶奶姥姥家跑,把奶奶姥姥家当成“避难所”。二来过分保护孩子,总怕磕着碰着饿着累着,扼制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增强了孩子的依赖性,使孩子变得更加娇气。老年人受的教育一般都不多,知识少而老旧,没能力给孩子教授新知识。当代素质教育方面的新知识,比如赏识教育、养成教育,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等,老人们知道的也很少。比如,母亲总反对孩子当班干部,怕耽误学习,却不知道这正是培养孩子社会活动能力的最好机会。至于民主法制、人本主义、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老人们知道得就更少了。

  老年人思想相对落后、保守,对孩子“三观”的形成有不良影响。比如,我的母亲常给孙子灌输这样的思想:要绝对服从老师,不与老师争辩,老师错了也不要指出来。这实际上是向孩子灌输封建盲从观念,时间长了,影响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母亲还常给孩子灌输迷信思想,比如每年春节,母亲总要反复地叮嘱孩子说,点完旺火后,不能随意往地上泼水,否则,泼到了鬼神身上,会不吉利的。孩子的某些习惯,本来不是什么缺点,比如用左手写字、拿筷子,可母亲却当成是大缺点,非要纠正过来不可。而有些真正的缺点,比如孩子撒谎、偷拿家里的钱买零食,她却不以为然。

  郭尚花(教师)

  0—3岁是人生教育的黄金时间,也就是说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好在3岁之前塑造好他的“内核”。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议:要给孩子一个最佳的人生开端。这样就存在一个由谁来担当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重任的问题。

  隔代教育问题是中国的特色,其他民族如犹太民族、日本民族则很少把教育孩子的天然职责推给别人。原因很简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最好的老师、最久的老师。没有任何人的爱能比母爱更自然、更强烈、更持久、更具吸引力!

  当然,隔代教育成功者也不乏其例。比如现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就曾接受过奶奶严格而良好的教育。多萝西出身名贵章,对教育孩子总是抱着积极的态度,时刻关注着孩子们的成长。我们身边也不失有一些隔代教育成功的范例,但这毕竟是冰山一角,我们目睹更多的却是自私、自卑、任性、难以适应社会和缺乏良好性格的“小暴君”。

  王若群(宣传干部)

  从幼儿的成长过程来看,隔代教育容易形成一定的偏差。我的一位同学,小夫妻二人在外地打工,孩子委托给姥姥、姥爷照看。如今,孩子已经4岁了,每天与姥姥寸步不离,守在姥姥身边哭得不愿到幼儿园或找邻居小朋友玩,家里来了客人,小孩子害怕得躲到卧室不敢出来。由于和姥姥、姥爷在一起的日子远远超过了与父母生活的时间,因此,小孩子与自己的父母反而显得生疏了。我们小区的周大妈自打孙子生下来,就亲自照看着,不愿送幼儿园,对三岁的小孙子打人、骂人的过激行为,不是加以劝阻,而是认为自己的小孙子长了本事,总认为孩子还小,长大后懂事了就能改了。小孩子的父母一管孩子,奶奶就生气,阻拦着不让管教。可是像这样的奶奶,对小孩子放任不管,溺爱有加,长期下去,小孩子长大了难免发生扭曲和偏差。

  从文(策划)

  家有小女不满三岁。怀孕后不久,公公婆婆便双双提前退休做好了带孩子的准备,我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