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谨防走入旁门左道(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2月13日 11:02:20 

。每一种智能都能以大脑的生理机制为依据,有其生物学基础。这样,每个人身上表现为不同智能的组合,显示了人类能力的多样性。 

  鲍秀兰教授认为,儿童脑的发育正处在成熟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脑功能的动态定位特性和智力多元性,决定智力是全脑功能状态的体现。因此,儿童早期教育的理念,并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是提供一种丰富适应的环境,促进儿童整个脑功能全面成熟起来,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每个孩子天性的不同,决定了将来的发展道路也不完全相同。丁宗一说,父母应该在观察孩子兴趣、能力之后提供适宜他发展的空间和环境,不能说这个孩子文学天赋好,我非要你学好数学。孩子健健康康地活着,将来能自食其力,我认为就是成功。年轻的父母好幻想,结婚时一个想像,生孩子时一个想像,最终你会发现,那不过是一个想像。人得现实地过日子,而不能靠着想像过日子。 

  父母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最重要 

  在2001年9月联合国大会儿童特别会议召开前夕,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了会议的3个预期目标:每个儿童应该拥有一个最佳的人生开端;每个儿童都应该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每个儿童都应该有机会充分发掘自身潜能,成长为一名有益于社会的人。应该说,要实现这些目标,现在还只是刚刚开始,每一个父母都肩负着一份重要的责任。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秘书长、中央教科所幼儿教育专业副研究员王化敏认为,早期教育首先要提高父母科学育儿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对孩子的认知,对孩子发展的认知。应当学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知道孩子发展历程是什么,孩子处在哪一个阶段,有些什么特点,不掌握这些知识,就容易走入误区。 

  有些父母以为早期教育就是让孩子多认字,1岁认1000个字、3岁认3000个字,还认为这就是科学的育儿方法。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早期教育首要的是培养孩子的一种学习兴趣、对事物的好奇心、对生活的认识,还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丰富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正确态度,不应过度强调技能,很多的技能其实都是与生俱来的。 

  很多望子成龙的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早期教育变成超常儿童,强出别人孩子一大截。必须承认,有超常的孩子,但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培养成超常儿童。孩子在每个阶段应当学到什么,能学到什么,有他自身的特点,不可能依照父母的思维和要求替代孩子的特点。现在往往是父母把自己的期望与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让孩子超前去实现,这也是进入了一种误区。实际上,越小的孩子,越应该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 

 

  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