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璞玉”天天磨(3)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2月13日 10:30:34 

不一定都可以再现,孩子会根据自己的保护本能来进行选择。那些无价值的或极端内疚的会主动遗忘或篡改,但不能说他们没有影响,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再现。

  在生理机制上,记忆力水平和人的大脑功能个性化关联,现实生活中的记忆术的迁移性很小。那些记忆冠军的方法不是常人可以掌握的,所以,一般的记忆术书籍对孩子和一般人来说是没有任何用途的,想通过某种技能学习来提高记忆水平是不成立的。

  另外,高记忆力和聪明不是一回事情。聪明主要是解决问题上的快速、有效。如果一个高的记忆范围没有和当前的实际任务结合起来,他也不是聪明的。比如,一个孩子可以记忆圆周率n位,但不能解决基本的圆相关预算,怎不能说明他聪明。相反如果当前的任务是识记圆周率,则他就是聪明的。还比如,孩子可以记忆乐谱,但不能说他有音乐天赋或这方面的聪明。因为记忆是人脑的一种基本功能,所以,“聪明”的人一定在相关记忆上的水平比较高,愚笨的人也会表现在记忆力方面的欠缺。
  
  孩子的先天素质在精卵结合的时刻起,或在你选择对象的时候就基本定下来了,如果有大的变动就需要变异,但废品比较多。那父母是不是就可以不管了,反正自己没有回天之力了。不是的,聪明是结合任务的。父母可以结合自己对孩子的设计和现实需要来在相关的内容方面进行策划。方法同前面关于记忆力的相关。还有,记忆力转换为聪明还是有些补救措施的。“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方面我们做得都不错,比如早期教育的成功等,至少可以让孩子知道大人的价值,并把它转化为自己的价值。良好的家庭氛围和价值是重要的。对7岁以后的孩子,父母就再有没有必要去思考因材施教或学很多东西来了解自己孩子的水平了,你只提供背景和动力就可以。

  人世间,聪明的分布是正态的,决定聪明和极端愚钝的人是少数的。有的孩子就不能指望他通过学校学习来实现大人的愿望,有的孩子及时你不管他他也照样学习好。父母能做的确实不多,但我们还是要做,以获得基本的良心安慰——不能因为自己的无为荒废了孩子。所以,我们照样还是很紧张的,还是想办法,还是不到黄河不死心……这样的父母是好样的。

  [点击更多精彩儿童心理解答]

  • 启蒙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