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伙,咧开嘴你就哭呀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2月02日 13:24:48 


  实录一:“小洋洋,……”还没有等我兴高采烈地有进一步表示,刚才还在妈妈怀里睁着一双大眼睛东张西望的小家伙,立刻把小脸别过去,背对着我们老师,当我和他母亲相互递了一个眼色把他传到我怀里的一瞬间,“悲惨世界”上演了---小洋洋双手紧紧抱住妈妈的脖子,小脑袋使劲儿贴着妈妈的脸,迅即爆发撕心裂肺地哇哇大哭,一时间,特别无辜的我只能采用伸出双手等待洋洋妈妈的配合,只见洋洋妈妈一手掰开洋洋的手一手已经将半个小洋洋依在我身上,然后一用力将小家伙撂下飞一般地跑掉……看着怀里依旧挣扎的小家伙,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我可是人见人爱的小程老师呀,尽管在我温暖的怀抱里的小洋洋会在十分钟或者十五分钟后停止哭泣,会在我怀里扮演一只慵懒的小猫猫,可 27个月的小洋洋为什么每日早晨总要上演这一幕“悲惨世界”呢?

  实录二:晨晨每日总是哭哭啼啼抱着他的小枕头来园,而且任由你用尽法子,他就是不肯让那只浸泡了泪水,鼻涕水的小枕头离开自己半步,哪怕是洗手也要让老师替他轮换着洗小手,而自己呢就一只手拿着小枕头,一边好奇的四下张望……如果一旦发现枕头不见,他的嚎啕大哭足以令人我们这群老师震耳欲聋,大骇不已。哭的内容每次均表现一致:“妈妈呀,妈妈呀,我要家家……”于是我们彻底放弃”收缴行动”.

  实录三;丽丽则是坐在我的腿上,使劲抱着我,生怕我被别的小家伙占用一般。当她发现有人企图入侵时,采取的方式既专业又有效----一推二挡三哭四咬”。于是乎我是她的专属,身上应该注明”小家伙们,别来抢我的代妈妈”

  反思:

  两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出现“头脑”中的心理活动,也就是表象、想象和思维。这些都是属于高级的认识活动。也就是说,这个年龄有了高级认识活动的萌芽,使他们的认识能力发生了质的变化,并导致他整个心理发展的转折。两岁左右儿童是表象出现的时期。表象是指人头脑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如一岁左右的孩子虽离开妈妈时会哭,但容易哄,因他过一会儿就忘记了妈妈。两岁左右的孩子就不同了,他会在头脑中回忆起妈妈,看到与妈妈相关联的东西也会想起妈妈,因此两岁的孩子爱哭,可能因为孩子的表象和回忆发展了。

  那么当我们的小洋洋听到老师叫他名字的时候,自然就会联想起到母亲就要离开自己了 ,而分离是他最最不能接受的事实,因此每日早晨来园上演“悲惨世界”就不难理解了。而小晨晨因为枕头的特殊意义----代表着妈妈,因而 “不离不弃”也就不足为奇了。试想在他的眼睛里发现丢了母亲,还有不哭得理由吗?小丽丽,别说是她,您想想任何一个小家伙发现自己的妈妈被别人抢或是抱着别的宝宝,还有文雅谦让的吗?

  那么,作为即将被他们亲近的老师们,我们在了解掌握这一年龄段孩子的心里特征的同时,付出的必须是无限的耐心和细致的关怀!这些在家里还吮吸着奶瓶的小家伙们,每天清早都要面对和他们长久生活在一起的看护者----父母或祖父母辈的分离,要离开那间自己熟知的属于自己的房间,要面对一群他不认识的大大的人,还有会和他抢新妈妈(特指常常那个第一眼入眼抱他的人)的小小的人,心里的忐忑不安如影随形,小小的身体要承受这样的压力,我们难道有理由不去多关心多爱护这些小家伙吗?让我们一起努力,让他们的哭声小一些再小一些,短一些再短一些吧…&#

上一篇:喂白鹅
下一篇:三叶草风波
  • 启蒙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