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镜头一:
当老师一说“现在你们可以找个好朋友开始采访了”,孩子们马上找到朋友然后在教室里找个地方就开始采访同伴了。辰辰问豪豪:“你喜欢吃什么?”辰辰说:“我喜欢吃草莓。”然后辰辰就在自己的记录本上画了个草莓。豪豪问:“那你喜欢吃什么水果?”辰辰说:“我喜欢吃香蕉。”豪豪就画个香蕉。
镜头二:
我看见凡凡走到虫虫这里想采访他,可是虫虫说我们已经有好朋友啦。于是,凡凡就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我就问:“凡凡,你采访好了吗?”她说:“我已经采访了女孩,可是采访男孩他们都说有朋友了?”一副很无奈的样子。我说:“没关系的,你喜欢采访谁,都可以去问他问题的。”她高兴地走向了楠楠。
镜头三:
萌萌说:“老师我采访哪个女孩呀?”我说:“你想采访谁就采访谁。”他一听就又去采访了,过了一会儿她对我说:“老师,我采访了两个女孩。”
分析:
1、活动体现出孩子们的积极参与投入。
整个采访活动每位孩子都认真地采访同伴,记录自己的采访过程。能力强的小朋友采访中问了许多问题,采访了几个人;能力一般的幼儿也采访了一位男孩一位女孩。
2、活动中老师的适时引导激励了孩子们的信心。
活动中当有的孩子找不到采访的对象时,老师的及时提示不仅帮助孩子完成了采访任务,还激发了幼儿的自信心。
不足:
1、活动前老师的一句“现在你们可以找个好朋友开始采访了”,限制了孩子们采访的自主性,也使孩子们造成了只有两个两个采访的错觉意识,致使活动中出现了有的孩子去采访时,一些幼儿说“我们已经有朋友了”的现象。
2、一些孩子与同伴交往、提问还不够大胆,所以出现了活动中不知道采访谁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