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大脑发育透视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1月24日 13:40:28 


  为适应环境、向环境学习所必需的“原料”,包括多数的大脑细胞,是婴儿在呱呱坠地时与生俱来的。但是,这些细胞要在形成名叫突触的连接后才能互通“信息”。因此,婴儿大脑的发育是逐步成熟的。例如人脑中的海马虽然要到5、6岁时才臻于完善,但它在婴儿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发挥作用了,也是他们进行从牙牙学语到记住妈妈的音容笑貌的一切活动的前提。

  主管视觉和听觉的皮质,也属于发育最早的区域之一,在出生后的第3个月便可望达到峰值水平。自第4个月起开始发育的是一个名叫“梭状回”的区域,它能使婴儿从陌生人中辨认出自己的护理者来,为建立同周遭的人际关系奠定初始的基础。

  婴儿在出生6个月后,通常会从多种语言中觉察出基本的声音来。但由于“角回”这一主管语言的区域的突触数量在第8个月达到峰值,如果一味受母语的浸染,他们在长到1岁时便会失去这一“技能”。

  背外侧的额叶前部皮质是大脑中构筑心灵图像的区域,能帮助婴儿记住眼下不在身边的人或事物。这个区域一旦发育成熟,婴儿就会在见不到父母时备受分离焦虑的煎熬。它将在第8个月时迎来大幅度的增长期。发育较迟缓的,则是参与情绪控制和高层次推理的额叶前部皮质。它的发育高峰出现在1岁左右,但直到15岁后仍处于发育之中。

  脑电图的扫描结果显示:从第9个月起,婴儿的气质差异便会在大脑活动中体现出来。那些生性羞怯的婴儿,左额叶会出现活动趋于剧烈的迹象。

  在婴儿的整个发育过程中,有一层名叫髓磷脂的外衣包裹住神经纤维,起着促进智力发育的作用。这一层绝缘加快了信号传递的速度,使婴儿迅捷作出智力判断,最终形成应对多重任务的能力。


  • 启蒙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