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孝道观:愚孝即不孝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5年06月02日 09:47:18 

  荀子名况,从小就非常聪明,十岁已有神童美誉,学问很好,当时人尊敬他,唤做荀卿。荀子是儒家大师,在齐国的稷下当过祭酒,齐国的统治者很提倡学术文化,在临淄门外的稷下设立讲堂,接待各家各派学者,在那里讲学、讨论。荀子的学生很多,寻常只提到李斯、韩非两人,他们都是法家代表人物,有人借这一点,把荀子也说成从儒入法,这是不对的。

荀子的孝道观:愚孝即不孝

  当时好多人曲解儒家的君臣父子观念,认为儒家常常讲君臣关系,常常讲汤、武的好话,人们自然要问:汤、武既然那么好,怎么杀了君主呢?这难道不是弑君之罪吗?弑君难道不是不忠不孝吗?

  而荀子不是这么认为的,他在《议兵篇》里说,“诛桀纣若诛独夫”。他又说桀和纣因为暴虐,天下人都抛弃了他,所以才走向灭亡,因此桀、纣不成其为君主,商汤、周武也并没有弑君。荀子把国君和老百姓比作舟和水,君舟民水,能载能覆,也就是说水能够载舟,也能够覆舟,把民心向背看作成败关键。这句唐朝魏征引用过的名言,出处就在《荀子·王制》中。

  在孝道观方面,荀子认为: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孝子所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衷;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故可以从命而不从,是不子也;未可以从而从,是不衷也;明于从不从之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悫(诚实的意思)、以慎行之,则可谓大孝矣。

  所以遇见了不应当做的事,为子女的,不可不向父亲婉言谏诤;为臣下的,不可不向君主直言谏诤。为臣子的,应当陈明是非利害,明确劝告。父亲不从,为子女的,应当婉言相劝,即使触怒了他挨打受骂,也不要怨恨。君王要是不从,为臣下的,还应当尽力进谏,即使触怒了他受到处罚,也应在所不惜。愚孝即是不孝。所以臣子遇见君父做了不应当做的事情,必须立即谏诤。若有的孩子,不管父亲的命令是否合理,一味听从,那就陷亲人于不义了,他怎么还能算是个孝子呢?

  • 启蒙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