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学习-2-3岁的儿童语言发展(4)(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1月28日 11:23:58 

  why?书面语言是语言中的精华呗。

  我乃贤妻良母:

  张教授,我读了三年来所有关于语言发展方面的精品帖

  张教授,我读了三年来所有关于语言发展方面的精品帖,您说"我们一般把语言分为口语和书面语言",又说"存在一种中间状态的语言,这就是视听读物"。您如何划分"口语"和"书面语言"?在我看来,精华的"口语"就是"书面语言";"视听读物"当然也是口语的精华。

  您说"口语是书面语言的基础,所以我们不赞成孩子在还不会说话时就识字,或儿童在口语形成时期就学习书面语言。"

  关于识字,我没听您的话,依然用doman的方法,效果奇佳。我女儿一般自己学,拿一张卡片,念一张,念完,就用卡上的词造个句,然后进行下一张。第一次出现的新词,她不会念,就跑来问我。她第一次造句,大概是25个月大的时候。她到25个月,才会说"话",这之前只会说"词"。她一会说话,就能说介词、代词、形容词、动词、表时间的词、数量词,能描述大小、颜色、触觉、感觉,能说出一天从早到晚互不关联但有时间先后顺序的活动安排。她的词汇量大概有四五千个。

  您不赞成"儿童在口语形成时期就学习书面语言",也不赞成小儿背唐诗或三字经。您认为语言能力达到何种程度,学习唐诗或"幼学琼林"等旧时启蒙读物最好?台湾派不但赞成"背",还要求一字一句给孩子讲解。您以前有个评论"台湾派"的帖子,我想再看看,却没找着。

  您说"根据孩子语言发展的状况,故事一定要选的简单,有趣,孩子容易明白。对2-3岁左右的孩子讲故事,不能照著书念,妈妈要把故事讲得很有情景,让孩子感到是身临其境。具有想象力与动作感。要把故事讲好,实际上是根据故事的情节进行一次表演上的再创作。对这个年龄的孩子,不要让孩子复述,而是要孩子根据他的理解和想象去讲,也是一次创作。"

  我从来没有给女儿讲过故事,我没有讲故事的本领,我都是照书念。她还不会说话时,就很喜欢听书,边听边演,有时她去拿自己的玩具当道具,象表演哑剧。

  她会说话后,就整本整本地背出了我以前给她念过的书,而且能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境改编活用。我没让她自己讲故事过。

  关于唐诗,我本不想让她这么早就背的,我希望她首先学习"精华的口语",即我理解的"书面语言"。但她硬要学唐诗,听上三四遍就会背。她听我读白话儿童读物也是听三四遍就会背。我想,与其整本整本地背白话的儿童读物,还不如背唐诗呢,所以,我找了个折中的办法,现在是每读一本儿童读物,就读一本唐诗。我不赞成一字一句讲解诗词,从没给她讲解过。我认为到时候,她自然就明白意思了。今天给她读了一本新诗集,里面有首"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她听后,说:"他要死了,他不能'几人回'。"看来,她还是能明白一点意思的。她在几个月前,有了"死"的概念,以后再向您汇报。

  她的听书时间,仅安排在每晚睡前,一般是白话(中文或英文)和诗(绝句、律诗、乐府、古诗)各读一本,读完就睡。她要求一共读四本,没被采纳。她白天的大部分时间要在阳光下疯跑活动做游戏,吃饭和拉臭臭时看书的恶习已经改掉好几个月了,她白天也利用点滴时间自己看点书,听书时间就晚上那么点。白话和诗各一本的安排,您认为是否恰当或有效?

  看到您给事事儿妈的帖,很幽默,善意的讽刺:"首先对你教育孩子的心血和努力表示敬意。你的方法肯定有效。因为孩子是在识别一种符号,而不是在学习语言。通过你的努力,孩子可能会识别很多符号(字),也不排除孩子认识了很多符号后,能把它转变成书面语言。但这对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的意义并不大。。。。。。所以我认为你把精力更多的放到对孩子的有效教育上。"

  在识字问题上我没听您的,是因为我看到了喜人的成果。

  上面的几个问题,真诚地盼您赐教。

  谢谢!

  • 智力开发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