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学习-识字与阅读(14)(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1月28日 11:22:25 

>  97佳佳妈:关于识字、识句、阅读有很多讨论

  看了你关于教孩子识字的帖子,我想问题主要还是在对孩子"识字"与"阅读"的理解上存在问题。在方法上有识字、识句的方法,但根本都是要围绕着"阅读"。以识字促进阅读,以阅读促进识字。识字围绕这阅读转,以阅读带动识字,以识句把识字和阅读连接起来。如果你不能把二者连接起来,不能互相促进,既是能过识字关,也不一定能过阅读关。

  heqbear:

  有一个困惑

  看到各位妈、爸给孩子读书,推荐书,想起一个事。

  我怎么也弄不明白我的一位同学,等到高二高三时才想起阅读量不够,开始阅读一些文学名著,大多数人早已读完的一种,还不喜欢大部头,喜欢读一些精练的,可是他的语文不次,虽然比不上一些文学爱好者,也是属于优的,属于把课本读得很透的吧。其他方面:那是天才,很难遇见的一种,英语更不用说,各位帮我分析这个案例吧。

  heqbear:广泛的阅读并不一定能打下坚实的语言功底

  阅读能获得知识,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但是广泛的阅读并不一定能打下坚实的语言功底。所以从儿童时代开始到大学,阅读材料一定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获得知识,一种是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功力。尤其是儿童刚开始接触书面语言或准书面语言读物时,一定要给孩子选择一部分精读的读物,这些读物的语言、描写都很好、很优秀,最好是大作家的作品。并且在给孩子讲和孩子读的时候要下力,在用字、用词的功夫上下力。当然这首先要妈妈、爸爸注意去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阅读是基础,但是有的人能读出大作家的语言功底,有的人语言功底就很差,比如像我就是这样,所以在我教自己的孩子时,就非常注意。我的孩子在上小学四、五年级时,就开始教他古汉语。上初三、高中,孩子天天做作业,读书的时间就越来越少,现在上大学,每天的时间都是理、工的课程,告诉他,最好能经常坚持读一点古汉语,不要把语言的给荒了。

  现在要上学的孩子,和已经上学的孩子,妈妈、爸爸在一块讨论阅读,主要是一种广义的阅读,主要是知识的获得,或者是一种乐趣。平凡的书不要多读,更不能当做精读,儿童读物要孩子去读几百本,没有必要。如果仅仅是一种乐趣而大量的阅读几百本儿童读物,就是去浪费孩子的时间。牺牲儿童的健康和其他方面的发展。

  lmlm97:

  学前早识字弊多利少。

  看过几位家长关于孩子识字的几个贴子,我觉得有必要把我自己的切身体会(也许说教训更恰当些)和一些写下来,供急着想教孩子早识字的家长朋友们引以为鉴。

  一、初尝苦果

  我儿子是97年月11月7日出生的,早在一年前已经认识一千个左右的汉字了。最初教他识字应该说不是基于早教的目的,而是源于一个很自私的动机:想让孩子尽早独立阅读,好把自己尽早地解放出来。可事实并没有朝着我设想的这个方向发展。让孩子认会几个字,容易;可让5岁以前的孩子学会独立阅读,难!毕竟孩子的"阅历"还浅,孩子不会断句是一个问题,孩子读后不解其意更是一个大问题。孩子的第一反应是:读书很无趣。可悲的是我当初竟然忽略了孩子的反应,而是采取这种办法去解决问题的:逼着孩子去读。结果是:他现在是能把书读得很好了,可是他却很怕读书。现在我认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早读或多读一两本书乃至十本八本会有多大的收获?更何况这种收获还是以扼杀孩子对书籍的热爱为代价的!

  二、难免后患

  普通正规小学一二年级以字词的认读和书写为主要教学目标(我的孩子不准备上超常班),孩子都会了,这个学怎么上?我个人认为学前识字的弊端是一系列的。先是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教孩子识字,难免会顾此失彼。二是孩子入学后会白白地浪费掉课堂时间,浪费时间的同时,也不利于诸如"认真听讲"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取而代之

  我在上面那么说,肯定有很多朋友会反驳我了:早期识字开发智力,这是弊吗?早期识字究竟能不能开发智力,我拿不出任何正面或反面的证据。但我想,识字的过程

  • 智力开发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