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自主性游戏的实现条件(3)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4年03月07日 09:09:37

  当下,幼儿园教师已经不再只是教孩子唱歌、跳舞、做游戏,给孩子讲故事、带孩子户外散步了。她们不仅要连续4-6小时与幼儿呆在一起,同时还要做各种教育观察笔记。照顾三十几个孩子的生活起居;当他们不与孩子在一起时,也并不像人们想像得那样轻松。园长有权利随时检查他们的备课本、观察笔记;她们不仅要准备教具,写教育笔记,为晋升职称还要公开发表文章,为了专业成长还要参加课题研究、开公开课等。这些工作远远超出了一个幼儿园教师的职责范围,但现实就是这样。教师没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整天穷于应付地穿梭在一项接一项的任务中。幼儿园教师没有自由支配时间、自主控制教育教学进度的可能和条件,更没有果断地、灵活地作出决定的权利。她们什么事情都要汇报请示,没有领导的同意,不会轻举妄动。自主性的丧失直接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职业幸福感也正在被职业倦怠感所取代。

  (二)幼儿自主性的养成有赖于教娅的自主幼儿自主性的形成有待于教师自主性的发挥。教师没有自主性,幼儿的自主性培养也就无从谈起。教师首先要成为自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自主性的幼儿。他主性容易导致行动上的被动,使人缺乏主动积极的工作热情和探索欲望。因此,幼儿园应该在时间安排、课程组织、班级管理等方面给教师一定的灵活支配的权利,在考核评估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上做适当的变化与调整,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幼儿整天和教师生活在一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幼儿最喜爱的游戏活动中,教师只能以预成的观念来指导幼儿的游戏。尽管游戏开始的时候把选择游戏的部分权利交给了幼儿,但教师在游戏中提供相同的游戏主题和材料,要求所有的孩子投入相同的情绪,使幼儿缺乏个性的发挥,也妨碍了游戏中自然的社会交往。

  教师要想使每个幼儿都感觉到开心和尽兴,就要鼓励幼儿学会自己选择:孩子可以选择有利于同他人亲密交往的环境,也可以选择顺承父母及群体等权威要求来保持交往的环境。如果幼儿是一个顺承良好的人,他就会学习模仿周围的同伴,学会合作、容忍和控制脾气。只要他一直生活在一个鼓励和支持表达被压抑情绪的群体环境中,他就会向着自主性前进一大步。因此,我们要善于给幼儿提供这种与同伴群体交往的机会。

  要使幼儿对游戏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与可能,就必须给儿童提供相应的机会。均等的游戏机会能保证每个儿童在此时此地拥有平等的条件,去自由选择自己想玩的游戏,从而改变由于教师的指定和安排而人为造成“玩不到想玩的游戏”的局面。

  教师以多重身份指导游戏,有利于游戏的有效开展。当儿童需要游戏材料时,教师是游戏材料的提供者;当儿童需要帮助时,教师是游戏的支持者和援助者;当儿童需要教师一同游戏时。教师是儿童游戏的伙伴和参与者;当儿童不需要教师介入时,教师是游戏的观察者;当儿童在分享游戏经验时,教师是倾听者和发问者。只有当教师发挥了自主性,幼儿的自主性游戏才能实现。由此看来,自主性游戏能否真正在幼儿园立得住脚,有无自主选择的形式还是次要的,真正关键的是创设一个有利于幼儿主动积极发展的环境,真正调动其内在自主性的潜力,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