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漂流屋》说课稿(3)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03月29日 16:17:54

 1.幼儿在常识活动中已熟悉青蛙、螃蟹、乌龟、小鸟的生活环境
2.已认识过许多文学作品,初步了解拟人和比喻的概念
 (三)环境创设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料,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学并不仅仅是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而转为主动吸收,因此:我整合了区域活动,在表演区、语言区、美工区让幼儿继续探究。根据教育目标,有机渗透了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更多有益的知识经验,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在区域中准备了
1.语言区:投放青蛙,螃蟹、乌龟小鸟和小男孩、小女孩的图片、各种背景图
2.美工区:定好的空白纸张;表演区:投放青蛙、螃蟹、乌龟、小鸟和小男孩、小女孩的头饰和背景图、篱笆
(五)说教法与学法
巴班斯基说过:"教学方法是由学习方式运用的协调一致的效果的"最优化的教学方式是多种灵活运用,根据本次活动特点,我综合了直观形象法、交流讨论法和情景感染法等教学方法
1.直观形象法:观察是幼儿获得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于是,我选择了运用电化教育手段。由于,幼儿缺乏生活和知识水平,以及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对故事所蕴含的意境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电化教育手段通过鲜明、生动的形象,容易吸引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而且,我有效的将语言与幻灯片的演示结合在一起,使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更好的理解故事的内容所表达的情感
2.交流讨论法:<<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为幼儿创设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与促进其发展,而不是单一的教师讲解,避免了幼儿因说教、指导过多而产生的腻烦、抵触心理和行为。"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刺激幼儿的心智发展,使之学会思考,活动中,我首先揭示讨论问题,然后由幼儿进行补充或者提出自己的疑问。如:多次让幼儿讨论自己对故事里人物的看法,以"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你觉得他这样做好吗?你有不同的看法吗?等一系列问题,层层递进,让幼儿深入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与别人不同看法,提出质疑。
3.情景感染法:大班幼儿抽象思维虽已初步发展,但具体形象思维仍占优势,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往往理解很难或很片面。现实生活中幼儿的独生子女,他们一直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体验什么是分享,分享又能带来什么快乐。于是活动中采用了情景感染法,提供了一定条件,让幼儿通过自身的礼物交换,分享,以亲切的语言,饱满的热情、愉快的情绪引导幼儿观察分享的乐趣,获得美的体验。让幼儿自始自终、兴趣盎然地感知,探究’促进幼儿主动地、和谐地、生动活泼发展
(六)说活动过程
教学流程:直观引入-------情境感染------交流讨论-----分享感受,情节升华
主要表现如下
1.出示漂流屋幻灯片,引导幼儿进行初步想象
引入时,我以直观的幻灯片,让幼儿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幼儿直观的看到了故事中漂亮的漂流屋。极好的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并融入角色当中思考问题"这是哪里来的""捡到它以后怎么办"?该问题把幼儿带进一个思考的空间,创设了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的语言环境。并让幼儿初步产生拾金不昧、分享的意识,为下面的故事做好铺垫
 2.听、想结合,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通过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这个环节仍然给幼儿留有想象的空间,让幼儿在刚才的想象基础上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的语言美,通过头脑中的想象故事中优美的意境"清清的小溪""想宫殿一样的漂流屋""热闹而欢乐的争吵"等
3.视、听结合,发展形象思维
 此环节结合了语言和幻灯片,再次调动了幼儿的兴趣,以分段讲述故事为主要形式,通过一个一个的问题,找出了故事的重点,引导幼儿不断思考,探究,层层递进,从而达到理解和记忆故事内容的目的。而拟人、比喻手法的运用是本故事的一个亮点,为达到形象逼真的效果,作品中再三讲漂流屋比喻成"宫殿""大雪糕"摇篮"而对幼儿来说文学中采用的表现手法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我以问题 "漂流屋像什么"的提出加深了对比喻手法的理解
4.深入故事主题,引发教育意义
作品中发复提到了"小青蛙问遍所有的人,寻找屋子的主人""不好意思独占这漂亮的屋子""小兄妹看到动物们时高兴的心情"意在教育幼儿动得与别人分享,但是,教育一味的讲大道理幼儿是不能完全理解的,而这个活动环节中以"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让幼儿直观形象的感知,什么是好的。该学习、模仿的是谁。这让幼儿将学到的道理延伸到生活中。
5分享小礼物,激发幼儿乐于与同伴分享的情感
<<纲要>>中指出:应以幼儿的情感态度的培养放在首位,本活动结合了第一,第四个环节,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体验交换礼物,交朋友,感受到与同伴分享玩具的快乐心情。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多留意积极和别人分享的幼儿,及时的给予表扬和鼓励,能使更多的幼儿喜欢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将活动有一次推向了高潮。
  • 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