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游戏主题:榕城古街游戏目的:
1、了解各角色的职责,正确反映角色的社会职责和角色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
2、大胆地进行假想、模仿和扮演各种角色,使游戏情节更加丰富。
3、学会协商分配角色,分工合作,与同伴能友好相处,分享游戏的快乐,初步学会解决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4、能按要求归类、摆放和收拾游戏材料。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让幼儿了解福州榕城古街里都有哪些特色小吃以及他们是如何买卖。
2、物质准备:
(1)家庭中废旧的锅碗瓢盆以及人物角色标记性物品等。
(2)教师、幼儿和家长共同制作水饺、扁肉、鱼丸、牛肉串、豆腐小吃。
第一次活动指导:
1、组织幼儿共同回忆榕城古街里都有哪些小吃,里面的人是怎样工作的。请个别幼儿进行示范来区分不同店不同的操作方法。
2、第一次游戏由教师进行分配角色并提出游戏要求:
(1)在游戏过程中碰到困难应自己想办法。
(2)游戏中说话要轻声细语,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3)游戏结束后,能迅速收拾、整理玩具和游戏场地。
3、幼儿游戏,教师重点指导小吃街的营业情况。
4、评价游戏观察推进:幼儿对游戏很感兴趣,有一定的角色意识。并能将已有的经验运用到游戏中,丰富游戏的情节。但在角色选择上,幼儿都争抢着到古街去扮演角色,影响了游戏的开展,最后只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角色的分配。
第二次活动指导:
1、回忆上次游戏情况,让各家店想出好办法让自己的生意好起来。
2、每家店选一位经理,其他幼儿到经理那去应聘自己喜欢的工作。而后经理和店员协商布置店铺。
3、幼儿游戏,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及时提醒服务员如何招呼顾客,厨师如何烹调。
4、游戏评价:请经理介绍自己店是用什么方法吸引顾客的。幼儿讨论谁的方法比较好。
观察推进:游戏中各家店有了经理,游戏的秩序有了明显改善。幼儿都得通过经理的挑选,才能应聘成功。但在经营方法上店与店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有的店生意好,有的店冷冷清清。在游戏讲评时,重点针对这方面进行引导。同时请个别店介绍自己生意好的原因。
第三次活动指导:
1、回忆上次游戏情况,指出游戏的不足之处。
2、引导幼儿学习制定并提出要求:
(1)在游戏时,动脑筋想办法,使游戏玩得更有意思。
(2)在游戏时学习礼貌待客。
(3)听到信号要迅速收拾玩具。
3、幼儿游戏,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在游戏中以物代物,适时给予启发,肯定和鼓励。
4、教师与幼儿共同评价游戏情况,重点评价动脑创新的情况。
观察推进:幼儿在游戏中有了一定的竞争意识,能想出各种方法来吸引顾客。由于抢生意,店与店之间发生争吵,纠纷。使得场面喧闹,混乱。
第四次活动指导:
1、总结前三次的游戏情况,说出这次游戏要注意的地方。
2、引导幼儿提出主题,按意愿选择自己想玩的游戏。
3、幼儿学习讨论并制定要求:
(1)游戏时缺少什么玩具可以和同伴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2)游戏时不要大声叫喊。
4、幼儿游戏,教师指导幼儿学会以物代物,并提醒幼儿轻声交往。
5、幼儿评价同伴的游戏情况。
阶段小结:针对幼儿的游戏常规,及时进行养成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此外,个别幼儿表现出一定的创新意识,初步能够以物代物。但是,游戏中出现大声嚷叫的现象还是没办法马上解决好。因此,下阶段将继续加强幼儿常规培养。
6月预设主题:花店游戏目的:
1、初步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发展游戏情节。
2、进一步明确角色职责,按职责扮演好角色。
3、学习较客观地评价同伴的游戏行为。
4、在游戏中会运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
游戏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事先请家长带幼儿去参观去参观花店,观察卖花的人配花、卖花,初步懂得花店的摆设、布置以及花的种类。
2、物质准备:
(1)在第一、第二阶段的基础上增加花篮、塑料包装纸等材料。
(2)废旧物品"百宝箱"内增添皱纹纸等材料,其它同上阶段。
第一次活动指导:
1、谈话引入活动,在上次游戏中,有的小朋友很爱动脑筋,找不到她所需要的玩具,就想办法用别的材料代替,使游戏玩得更有意思。请大家想一想并和同伴商量一下,今天你要怎样想办法,使游戏玩得更有意思。
2、幼儿协商,选择角色。
3、幼儿分工合作进行游戏,,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创造性使用玩具和材料的情况,并及时给予肯定和启发。
4、结束并评价请幼儿在较短的时间内收拾玩具,并学习评价本次游戏创造性使用材料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