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由中央教科所主持的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学会学习-幼小衔接"实验湖北实验地区的有关领导、专家及参与实验的教师等50多人在武昌水果湖一小、省直机先第三保育院开展了一次生动而有实效的教学研讨活动。
湖北实验组顾问、华中师范大学幼儿教育专家李宁达教授,围绕实验课题,深人浅出而又言简意明地阐述了关于"学习、学会、衔接、活动"等幼儿教育的关键理念,强调实验是以"幼儿发展为本,即追求的是幼儿健康、真实、全面的发展和持续的发展"。
她特别指出,作为教育内容的知识教学的建构性、过程性,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特点,绝不能搞"小学化",要保证幼儿的游戏权、受教育权、发展权,要充分肯定幼儿的兴趣、需要、游戏所具有的真实价值,应保证每一个幼儿在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幼儿园生活中发展潜力、良性成长,不仅在全面地衔接中去适应小学生活,而且为其终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她还肯定了湖北教育编辑部受中央教科所总课题组委托组织编写的这套幼儿读本编辑思想的正确性、编写体例的实用性,并提出了需在今后实验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要求。
随后,武汉大学附属二小、省直三保分别展示了他们使用实验教材所开展的'语言""艺术"与'科学"3节幼儿活动课。
语言活动课上,小朋友们围着一幅巨大的大象图,在老师引导下,随着"盲人摸象"故事情节的展开,他们时而被盲人片面说出的结论而逗引得哈哈大笑,时而主动参与,七嘴八舌地帮盲人说正确。在活动中,小朋友们成了盲人的好朋友、好帮手,不仅弄懂了故事内容,而且人人几乎都成了讲故事的能手,能生动地口述故事情节,也自然地掌握了渗透在故事内容中的''摸".即"mo"的音节。
第二节是艺术活动课。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老师和小朋友们围坐在绿草地上,讲着"哆、映、咪"的音乐故事。随着美妙的旋律,小朋友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鸟,时而唱歌,时而舞蹈,很快就找到了"身体上的音阶",并准确地唱了出来"哆、睐、咪"。
第三节是科学活动课。铃声响了,一群"小天使"来到了"亲亲果味店",叽叽喳喳地品尝着一杯杯甜美的果汁,他们喝着,笑着,说着,在老师引导下,一个大胆的设想产生了:自己动手做果汁。"小天使"们自己分组来到榨汁机前,面对摆好的各色水果,自己动手自己实验,自己探索。哈,一杯杯香甜的果汁流出来了,他们品味着自榨的果汁,高兴地递给听课的老师们品尝。
三节课,节节均赢得研讨会上老师们的热烈掌声,大家感受到了新的幼教《纲要》带给幼儿教育课堂的巨大变化,深深认识到"学会学习-幼小衔接"的实验势在必行,大有希望。 课后,参与试验的核心组成员及有关编写人员作了评课及教材编写特点的说明,提出幼儿教育中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幼儿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中主动学习发展的,教材及教学应该为幼儿提供活动和相互交往(如教材中的学习伙伴)的条件,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游戏活动中发展社会性,积累学会学习所必需的丰富生活经验。
2."幼小衔接"不光是有关知识的衔接与准备,而是儿童社会性的成熟程度,其中最重要的是让儿童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中。
3.重视幼儿认知的情感化,充分强调幼儿获取知识的过程体验,目的是启发孩子的智慧。
4.在教学中,要强化与孩子智慧相关的核心因素, (如反复体验中的发展,丰富的想象和表现的热情.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在交往中自己获得语言)点燃起孩子智慧的火花。
在研究活动的自由发言阶段,不少教师及远道而来的河南、北京的客人均在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认为这次研讨会理念新、教材好、课堂活、务实有效,并预祝这样的研讨会越办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