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出生前,我阅读过大量有关幼儿健康、游戏、教育方面的书,因此,注意以科学的方式喂养他,并根据他的年龄特点给他买一些玩具、图书之类。我觉得在孩子早期的智力开发中,认字、背书并不重要,要培养孩子的求知欲、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这种培养,一方面靠鼓励他阅读一些图画书,给他讲故事、打谜语、陪他做游戏,另一方面还要带他到大自然中,在自由自在的游览中让他下意识地接受新知识,提高认知能力。我们利用所有能空闲的节假日带他上公园玩,在他最轻松、最高兴的时候启发他观察一些事物,学会比较鉴别。
寒暑假中,只要有时间,我们就带儿子到各地旅行,让他看大海、看草原、看农村,在广泛的游历中因时因地教给他许多知识,启迪他的灵感。他小小年纪就饱览了三峡的壮丽、庐山的秀美,于是对李白的诗、苏轼的词更加喜爱,回到家来还自己搞起了“创作”,写出一些小诗兴致勃勃地装订成册;他在矿山认识了各种金属矿石,带回一包放在自己的书柜里做“标本”;他在田间熟悉了水稻和菜苗,和农村的小伙伴一起放牛养鸭,自此宣称自己的生物学知识很“丰富”;他在军用机场见识了最先进的战斗机,回来便买了一本军事方面的图册“研究”得不亦乐乎……儿子的知识就是这样在游览和游戏中一点一点积累起来了,这种学习过程对他来说非常快乐。
曾有人劝我说孩子去课外兴趣班学点乐器、绘画、英语之类的课程,我征求孩子的意见,他直摇头。他说喜欢画画,但不想被老师规定着画这画那,喜欢音乐,但不想每天固定时间练琴,连幼儿园老师选中他学小提琴,他也不肯,我认为,孩子不感兴趣的事,强迫他去做不会做得好,而占用孩子的时间让他做没有收效的事,还不如让他自由自在地边游玩边学习,于是就没有让他上这些班。直到上小学三年级时他被选送去上数学“奥班”,他自己乐意去为止。在我们住的院子里,儿子上小学阶段是一个玩的时间最多,一玩起来连家也不肯回的孩子,以至于他考上八中少儿班令许多人感到奇怪,说你们的孩子也没怎么用功学习,成绩还那么好?我想这可能是给儿子一片广阔的天地,让他自由地成长结果。
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只是孩子幸福成长的一个前提条件。要让孩子走得更高更远,还要帮他插上理想的翅膀。我觉得,生活在安宁富裕的美满家庭中的孩子,很容易失去追求的目标和向上的动力。于是,培养他的兴趣,培养他的理想,是至关重要的。而理想不可能靠灌输强加给孩子,只能靠父母的慧眼去发现,用父母的心血去培育。
在儿子身上,理想最初是从游戏中萌芽的。孩子的玩具中,最多的是积木。我认为玩具是帮助孩子学习本领的最早的工具。当然不是指那些不需要孩子动脑动手的玩具,而是要靠孩子自己来加工和创造的玩具,所以我们给儿子买的最多的是积木,而且不惜花钱买那些零部件最多、玩起来最费劲的积木。儿子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孩子,但只要一搭起积木,就一坐几个小时,专心致志。最让我们高兴的是,他从来不按图纸上给出的样子搭积木,而是根据自己见到的景物,或者自己想象的东西来自由“创作”。他用十多种积木合在一起建城市,造航空母舰,规模浩大,想象非凡。每完成一项大“工程”,他还要向我们津津乐道他的构思和其中的原理。演示那些会活动的“机关暗道”,在我们的惊奇中得意洋洋。于是,我们不失时机地给他买一些有关建筑设计、新材料类的图书画册,告诉他各类设计大师们设计出来的真实的城市布局、交通工具之类实际是非常复杂的,他们要懂建筑、懂材料、懂美术、懂很多很多知识。我们还带他去参观建筑设计展览,让他看那些精美的建筑模型和设计图纸,带他去看香山饭店,鼓励他读《贝聿铭传》,他对建筑设计更加有了兴趣,开始主动阅读各类图书,因此增长了知识。有一段时间,他总是说,我将来要当建筑设计师。
孩子的兴趣总是多变的,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时,因为参加奥数班学习,又开始对数学感起兴趣。但参加这个班一开始并不顺利,有些内容他一时听不懂,回家后无精打采。于是我们买了一套小学趣味数学学习软件,让他在电脑上自学。这套软件是三维动画制作,很有趣,让他产生了兴趣。我们先是陪他一起学,一起做题,等他掌握了学习方法以后,就让他独立自学。他的数学进步很快,四年级参加全区数学比赛时,以满分的好成绩获得第一名。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儿子的理解力、记忆力都很强,他用半年的时间,就自学完了小学五、六年级的数学内容。这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上课对他成了多余,他开始不好好听课,开始骄傲自满。而且这种情绪在进入少儿班仍然不时冒出来。有段时间,他很起劲地阅读一些数学家的传记故事,夜深了也不肯睡觉,偷偷在床上开着小台灯又写又算,他对我们说,他用自己的方法证明了勾股定理,他将来要做数学家。但是对数学的热情还没持续多久,儿子又迷上了生物。他被选上跟中科院的生物研究员学做实验后,让我们给他买了一堆生物方面的书,经常向我们讲他所了解的基因工程一类的事,这时,我们两个学文科出身的家长发现,在理工科知识方面,我们开始要当儿子的听众了。
从当年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到现在他自己在学习中不断产生新的兴趣,儿子的变化之快有点让我们跟不上了。我们不知道将来他会选择什么专业方向,但我们深感欣慰的是,儿子是一个有理想也有信心的孩子,他为了一个又一个理想中的目标心甘情愿地学习,非常快乐地学习。这对一个求学阶段的孩子来说不正是最重要也最可贵的吗?
在现代社会中,对孩子的培养,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培养他自己管理自己、与人相处、团结合作的能力更加重要。儿子一出生,我们就让他独自在小床上睡觉,不到三岁就独自住一间房。他一岁多开始自己吃饭,三岁开始自己穿衣,四岁以后自己洗澡,上了小学后自己给自己准备早餐,还每周刷洗自己的球鞋。我们不接送他上下学,10岁时上少儿班路远了,就买张月票让他自己挤公交汽车来回。我们不但要求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求他帮助家人做一些事。比如,去找邻居办一些小事,去商店买些东西之类,这样做也是有意锻炼他与人交往的能力。我们还鼓励他参加班干部的竞选,争取一些为老师和同学服务的机会。上少儿班的第三学期,数学老师辅导他们学习数学建模时,他便针对北京交通路口红绿灯时间是否合理的问题,自己跑了几个点向交通警察作调查,回家来自己在电脑上整理数据,写出千余字的小论文。这些社会活动能力的锻炼,使他对和各类人打交道毫不胆怯,在外面遇到了困难和麻烦,也能自己想办法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