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快乐伴随孩子的成长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3月10日 00:23:18

  一、 案例描述

  开学将近半个月了,可是我们小小班的插班新生晶晶来园的时候还是大哭不止,每次来园总是又哭又闹,不肯从她奶奶怀里出来,就算老师抱过来嘴里还直嚷“我要回家”“我要奶奶”等等,看得出她有很强的依赖性,适应能力差。为了让她感受幼儿园的乐趣,我拿来一个陀螺,对她说“快来看呦,老师变魔术喽!”晶晶一听到变魔术,停止了哭声,抽泣着望着我,我学魔术师的样子,按了一下陀螺,嘴里喊着“变变变,转转转。”陀螺转了起来,吸引了几位旁边的小朋友,有个孩子高兴的拍起了手:“转起来了,真高兴。”我也连忙说:“哈哈,太高兴了,转起来了,大家拍拍手,笑哈哈”。小朋友都拍起了手来,我又接着说:“谁也想变魔术呀!”“我要,我要”。“那我们大家一个一个来,先给晶晶玩。”孩子们都好奇的看着晶晶玩,晶晶显得很得意。

  趁此机会,我告诉晶晶,幼儿园里有很多生产快乐的东西,幼儿园也是生产快乐的地方,而且能学到很多的本领,如果今天晶晶不哭的话,老师就把这个“快乐”(陀螺)送给她。晶晶说:“老师我表现好,我不哭。把快乐送给我。”真没有想到,半个月不见笑容的晶晶此时露出了笑容。为了鼓励她,我和她约好,如果明天来园时不哭的话,老师就会送另一个“快乐”给她。第二天,晶晶来园时真的没有哭,晶晶的妈妈告诉我;“今天早上,晶晶很早就起床了,说要来幼儿园呢!”

  二、分析

  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指幼儿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生理机能的失调,环境适应或心理冲突导致心理方面的障碍和不适应行为,是幼儿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特有的问题和障碍。特别是2——3岁的幼儿来说,她们的心理极不成熟,自我调节差,控制水平弱,自我意识还处于萌芽状态,极易因环境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心理。而教师的态度和引导有助于幼儿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对刚入园的幼儿分离性焦虑强,教师应用亲切的微笑驱散孩子的寂寞和孤单,而对小晶晶这样依赖性强、适应能力弱的孩子,教师自始自终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她们,教师也没有预定的概念,也不要期望孩子在某一特定的时间里达到某一特定效果,爱哭的孩子不可能老师说不哭就不哭,还是要给予孩子逐渐适应的机会。只有这样孩子才可能消除焦虑,产生必要的信任和信心,并得到快乐。

  三、反思

  1、尊重幼儿心理权益,把心理教育落实到教育行为中

  《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同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运用。”幼儿园里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与日常生活中的一日活动和各个学科领域相结合。教师多用鼓励、微笑去面对每个孩子,用平等、尊重、关怀去接纳孩子把教育真正落实到教育行为中。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幼儿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幼儿间的交往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必要途径。对于来园要哭不合群的小晶晶来说,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好玩好看的东西(如陀螺生产快乐)进行游戏,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在游戏中让他们学会谦让。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将促进幼儿健康为最直接的目的,其教育过程不应使幼儿感到压抑或受到伤害。然而日常生活中与之背道而弛的现象却司空不惯,值得大家反思:如成人迫切希望幼儿改变挑食的习惯,就餐时硬要把他不喜欢吃的食物吃下去,孩子边嚼边流眼泪,殊不知消极的情绪状态是食物在人体内消化的障碍。由此可见,成人的观念及教育行为关系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而使幼儿获得最大幸福,快乐是健康的关键。因此,我们一定要以幼儿的需要出发,做到不伤害幼儿的心理,从而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和态度。

上一篇:我是小老师
下一篇:身 教 重 于 言 教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