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卫生习惯的培养①饭前便后要洗手:幼儿在家里是由家长帮助他们洗手,入厕的,他们是完全被动的。幼儿还有"吃手"、"挖鼻孔"等坏习惯,不但不卫生,举止也很不雅。老师可通过《我的小小手》活动,强化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并让幼儿初步知道自我服务的基本常识和方法,让他们知道在进餐前,户外活动后,大小便后,都要洗手。
②学会正确洗手:幼儿知道什么时候洗手,但是幼儿还不是很会洗手,借助儿歌,教会幼儿洗手的步骤和方法,可事半功倍,如:先用清水冲一冲,再用肥皂抹一抹,两手交叉搓一搓,小手转一转,清水冲干净,甩一甩,擦一擦,我的小手真干净。让幼儿在学会儿歌的同时,也学会了洗手的步骤和方法。幼儿很快养成了正确洗手的好习惯。
③学会自己入厕:对于刚入园的托班孩子来说,学会自己上厕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他们要么不会蹲厕所,要么不会提好裤子就走出厕所,为了让幼儿记住正确的步骤,可以通过《自己上厕所》的故事,结合有趣的情景表演,或者在厕所的墙壁上贴上"怎样上厕所的图案"等,可以缩短幼儿学会上厕所的时间。
④自己擦鼻涕:天气变化,幼儿很容易感冒。一感冒,鼻子里的两条"瀑布"就出来了,若幼儿不知道擤鼻涕,也不懂得擦干净,"嗖"的一声,又把流到嘴边的"瀑布"吸了回去,看上去多恶心啊!因此,老师们在一日活动中,要教幼儿学会用纸巾、手帕擦鼻涕。
3、睡眠习惯的培养①学会穿脱衣服:托班幼儿的自理能力较差,很多幼儿还不会自己穿脱衣服,这给午睡带来不少麻烦。老师可以把穿脱衣服的步骤编成有趣的"顺口溜"。如"脱衣歌"--小宝宝,脱衣服,从上向下解扣子,小手在后拉袖口,衣服衣服快脱下。"叠衣歌"--关大门,抱一抱。弯弯腰,放整齐。"穿衣歌"--小胳膊,穿袖子,穿上衣,扣扣子,小脚丫,穿裤子,穿上袜子穿鞋子。原本枯燥的穿脱衣服,摇身一变,变成了有趣的顺口溜,使穿脱衣服变得多么有趣啊!此外,老师还可以利用碎布缝制带纽扣的"苹果树、""汽车"等,投放到生活操作区,让幼儿一一对应练习扣纽扣,以提高幼儿穿脱带扣子的衣服。
②逐步改善原有睡眠习惯:托班幼儿刚入园,在家里的睡眠习惯也被带进了幼儿园,如,睡觉时咬被子、抱枕头入睡等。此时,老师不要制止,要帮助幼儿逐步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如:结合《午睡》儿歌,教育幼儿睡觉时盖好小被子,小手放放好安静入睡。对于喜欢趴着睡的幼儿,可通过《娃娃家》游戏,引导幼儿发现趴着睡觉的不良后果,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姿势。此外,要给幼儿营造良好的午睡环境,如睡觉前放一些轻音乐,拉好窗帘,帮助幼儿入睡。
4、家园共育要重视幼儿在幼儿园和在家里表现不一致,好不容易看到幼儿有了进步,可第二天又化为乌有了。这都是因为家园教育的步调不一致造成的,如:在园时自己吃饭,在家则要家长喂饭等等。因此,老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比如,利用家长早晚接送幼儿的时间,幼儿离园后打个电话,发条短信等等,争取家长协同配合,早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自己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付诸东流。
(二)学习活动方面1、玩中学: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但也有孩子喜欢看书、喜欢学习。托班的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多长时间,一般是10-15分钟,要想让孩子去学习一些知识,就需要教师用一些方法去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情绪中接受知识,一边玩,一边学习,老师孩子都不会累。
2、玩具充足:玩具要大,颜色鲜艳,带声音。托班幼儿对小的、零碎地、无声响的插塑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引起注意的声音很感兴趣。例如:玩积木,教师可帮助幼儿把积木插成各种大的形状,幼儿比较喜欢。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还喜欢自己占有一堆积木,虽然自己不插,但也不愿意交给别人,这时,教师提供幼儿的玩具量要充足,避免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3、多听故事:托班幼儿对故事特别感兴趣,尤其是讲得生动的故事,更是让幼儿陶醉。但适合托班幼儿听的故事并不多,老师们可要多花点时间,给幼儿选择一些语言简短、容易理解、故事情节简单的故事。比如,小白兔、大灰狼、小花猫等形象的故事,就挺适合托班幼儿的。
举例:为了鼓励幼儿上幼儿园,做个有礼貌的孩子。我创编了故事《小白兔上幼儿园》,具体内容如下:小白兔的妈妈送小白兔上幼儿园,,小白兔可高兴了,,到了幼儿园,小白兔很有礼貌,进门就问老师好,老师赶紧说:小白兔好,还夸小白兔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幼儿听了这个故事后,都争着来问老师好,,我及时地鼓励他们像小白兔学习,收到很好的效果。
4、丰富幼儿活动:爱模仿是婴幼儿突出的特点,也是他们的主要学习方式。因此,我们经常开展"大带小、小学大"的区域活动,让他们通过模仿,习得别人的游戏经验。同时,可经常利用春游、秋游、节日活动、外出散步、参观等机会,引导婴幼儿观察各种事物和现象,加深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以丰富游戏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