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孩子爱读书、乐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营造书香校园,书香家园的氛围,我们长风二幼开展了主题为"我读书,我快乐"的读书月活动,与孩子们阅读分享说是简单,可要想让孩子真正的自主参与到阅读中却又是挺有难度的问题,我想既然是幼儿读物的阅读,首先就是要求教师在陪孩子阅读过程中,要以孩子的眼光去阅读。
大班幼儿正处在从分享阅读往自主阅读的方向过渡的阶段,又秉着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他们有着这样两方面的特点,首先,他们能仔细观察画面,关注细节,但联想、推理能力欠缺,针对大班幼儿的这一特点,教师可以运用提问和预测的方式进行指导。即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观察画面,再让幼儿根据画面传递的信息预测读本内容的发展,接着展示下一页,证实孩子们的预测,并继续观察故事的发展。这样一来,故事的连贯性加强了,幼儿不仅关注到画面,还注意到了页与页之间的关联。
其次,经过小班和中班的积累,大班幼儿已经能够认识一些简单的文字了,这为他们的自主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日常阅读中,许多幼儿已经开始独立阅读,或同伴分享,他们不再满足于画面欣赏,更多地开始关注文字。常常可以看到小朋友们三三两两的坐在一起,中间的小朋友指着书,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旁边的小朋友不时插话:"这个字是'飞',我认得这个字。"在争执和讨论中,他们认识的字越来越多了。但是,如果教师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他们却回答不出来。
拿到一本幼儿阅读的书,想要与孩子分享,真正的激起幼儿的自主阅读,我们首先要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对于阅读的真正需要与能接受的的程度,点要到却不能越度。在与孩子阅读过程中,我们还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因为我们对孩子的要求与孩子本身能达到的程度肯定有距离。不然很容易打消孩子的阅读兴趣与积极参与性。这不但达不到阅读效果,还与我们开展阅读的目的背道而驰。在阅读中,大班幼儿的思维非常的 活跃,他们往往不满足教师的提问,而经常大胆的质疑,提出许多问题,此时教师就卸下了"教"的这一任务,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幼儿的讨论,与他们合作,帮助同伴解决问题。当幼儿在某个问题争执不休是,教师则可巧妙的提问,帮助幼儿而重新思维,达成共识,此时教师适宜的提问,无疑是一把开启幼儿心智的钥匙,能激活幼儿的思维。
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关注孩子,在平等的阅读中分享阅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