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中幼儿的探究性学习(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07月26日 22:48:27

  3、参与活动场景的布置。在提供了有利于幼儿探索、参与的材料后,可引导幼儿自己动脑、想象,自己动手摆放。如:为幼儿提供一些彩色皱纹纸条、积木后问幼儿:小样吃青草要经过一条小河,一片树林,想一想我们用什么当小河?怎样穿过小树林呢?幼儿纷纷动脑想办法且操作起来,最后想出将皱纹纸条摆成平行的两条当小河,积木四散摆放或成行摆放当树林,探索出穿过树林时可走直线、可走曲线等方法,幼儿在参与环境布置中,思维活跃、想象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4、幼儿可参与活动的组织与设计,探索玩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发现。改变以往教师示范讲解,幼儿模仿学习的模式。如:大班游戏《小小解放军》,幼儿知道解放军叔叔在训练时不怕苦、不怕累,坚强勇敢守纪律。教师利用幼儿喜欢扮演游戏角色的特点,要求幼儿在游戏时以我是一个解放军战士角色的身份来约束自己的行动,并在活动中能主动地、自觉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行为符合角色的要求,这要比教师在活动中反复讲解或强调游戏规则所取得的效果好。又问:解放军叔叔要过小河,怎么过?宽一点儿的小河怎么过?让幼儿去尝试、去发现,跨跳和助跑跳的方法。在这样的尝试活动中,幼儿由模仿变为主动参与活动,使他们获得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亲自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中,幼儿的学习热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了出来。

  (二)探索活动应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在体育活动中,如果用统一的时间要求幼儿一起做动作,玩一样的玩具,那就谈不上创新。如果教师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尽兴的玩,幼儿会施展出自己的才华。如:在玩球时,有的幼儿结伴像足球运动员踢球射门、有的幼儿在玩传球、幼儿幼儿在拍球、顶球等,这样不需要统一行动,幼儿依据自身体能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创造适合自己的玩法,发展了其个性爱好,创新意识得到了全面发展。

  (三)耐心指导,注重探索过程。

  由于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在探索活动中教师应不断地观察,了解幼儿在探索方法,然后依据观察情况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指导,鼓励引导幼儿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创造性的尝试。只要幼儿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就应该给予鼓励和帮助,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逐步认识、肯定自我。

  体育活动是全面发展幼儿身心的手段之一,它除了育体之外还可以育智。要在体育活动中不断渗透幼儿的探究性学习,其关键还在于教师转变观念,只有教师转变观念,才能真正运用各种方法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调动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而这样做的回报是幼儿的自我价值感、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得以加强,也真正实现了"体"的全面发展。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