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理解幼儿的发展是与周围环境主动,积极地相互作用的结果?(论述题)
其间存在一个被心理学家称为“刺激的自我化”过程,即幼儿按照自身的“内部法则”对
来自外界的教育影响进行认识,过滤,选择,加工的过程。
1)教育不等同于发展。不考虑幼儿的内部需要何其内部结构的特点和发展水平,是不可
能奏效的。
2)教育能够影响发展。
3)幼儿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
2. 幼儿的活动
幼儿的活动大致可分为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两类。内部活动是指不可见的幼儿的生理,心
理活动,外部活动指可见的幼儿的实践活动。幼儿是活动的主体。
3. 按照活动对象的特征,可将幼儿实践活动大致分为两类
一是以实际物体为对象的实物操作活动;二是以人为对象的人际交往活动
4. 实物操作活动对幼儿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幼儿在实物操作活动中发展自我意识。
2)幼儿在实物操作活动中发展认知能力,特别是其核心的思维能力。
3)幼儿的实物操作活动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皮亚杰把知识分为三类,物理知识,社
会知识,数理逻辑知识。
5. 幼儿社会性发展是指
指的是幼儿在社会的教育和影响下,逐步发展个性和社会适应性,为成为未来合格的社会
成员打好基础的过程。
幼儿期社会性发展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发展幼儿个体的对人关系;二是帮助幼儿理
解,适应社会的思想观念,文化习俗,行为规范等,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获得有关的知
识,技能等。
6. 儿童生理发展的加速现象
是指儿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世代的更新,其身体生长,发育的速度加快,逐渐早期化的现
象。
7. 怎么会出现儿童生理发展的加速
饮食 空气污染 性信息
8. 教师作用幼儿的方式
1)直接控制方式 所谓直接控制方式表现为直接,明确地传递教育意图。
2)间接控制方式 所谓间接控制是指教师通过物质环境,人际交往环境的中介,迂回地传
递教育意图。
9. 接受学习的涵义
是指学习者主要通过教师的言语讲授获得知识,技能,概念等的学习方式。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方式并不与被动,机械的学习划等号,它可以是主动,有意义的学习。
10. 发现学习的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