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丰富鼓励的样式。着眼于最佳的发展。
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家庭背景、阶段表现能演绎出各异的鼓励样式,更会收到多样的效果。如根据胆子大小、声音高低、问题的难易不同给予不一样的欣赏和期望。如,“你这两天没有来,还答得这么完整”、“某某已经是第三次将画画得这么大了”、“你的这个法子比刚才那个厉害”、“这么难的问题也没有难倒你”、“我们班年龄最小的某某今天也做得这么认真”……竭力寻找闪光点进行肯定表扬,哪怕是沙里淘金,哪怕是一点点金,也必须肯定面对,切不可无中生有或夸大其词,弄得幼儿也摸不着头脑。
当然,揭短式的表扬应避免,可有可无的表扬可省掉,口是心非的表扬要杜绝,空洞的表扬、过分夸张的表扬应减少。
口头表扬只是鼓励的一种形式,充满希望的眼神、支持性的点头、鼓励的微笑、善意的沉默、热烈的拥抱、温柔的亲吻等都会传递出尊重、信任和激励,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另外,表扬时尽量将个体表扬与群体赞赏、直接表扬与间接肯定、公开表扬与私下鼓励结合起来,会使表扬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儿园教师教育反思:意外背后教室里,语言活动《桃树下的小白兔》正在进行着。我很高兴地看到,在我的有效启发下,孩子们思维活跃,发言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当我的眼睛不经意地扫过时,发现只有贝贝依然安静如故地坐着,没有一点想参与的样子。我想,活动一定要面向全体,不能忽视贝贝这样胆小、被动的孩子。于是,我指着黑板上戴着桃花瓣手舞足蹈的小猫问:“小猫在干什么?”答案很简单,只要能回答出小猫在动就行了。我把这个问题留给了贝贝。贝贝显然没有准备好,站起来后一直喃喃自语:“小猫在……”重复了好多遍,也没有说出什么来。这时,下面的孩子忍耐不住了,开始有些骚动。我见状赶快提醒孩子们:“耐心等待。”没想到,贝贝接过我的话头说:“小猫在耐心等待。”孩子们哄堂大笑。我被这出乎意料的答案搞得目瞪口呆,紧接着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正在有些不可控制的时候,一个脆生生的声音响起来:“我就没有笑。”是航航在说话。我回过神来,立刻表扬了航航,并对孩子们说:“是啊,别人不小心说错了不能笑话,待会儿我们再给贝贝一个回答问题的机会,好吗?”尴尬的贝贝终于松了口气坐了下去,活动又回到原来的轨道上。
事后回想起这个意外,在忍不住掩口而笑的同时,我也在不断思考这个意外的背后。贝贝为什么会这样回答?面对意外,我的处理得当吗?如何看待活动后来的“回归”?
细想起来,面对这个意外,我至少有以下失误:其一,虽然我让贝贝回答问题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我没有事先提醒贝贝思考,导致贝贝回答时很被动;其次,在贝贝的回答出乎大家意料时,我没有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言行,以致对孩子们的“骚动”起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三,也是最重要的,贝贝把我对其他孩子的提醒误以为是对他的提醒,所以说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由此可见,在平时孩子们回答不出问题来时,我并不是如今天般“耐心等待”,而是急急地暗示答案。贝贝正是受此惯常做法的影响,出现了以上的“误以为”。尊重孩子,等待孩子,说说容易,做起来可真不容易。
不过,航航的一句话让我庆幸自己平时对孩子的引导还是有效的。当有孩子笑话其他回答问题有误的孩子时,我总是谆谆教导他们:“谁都有错的时候。当别人出错时,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帮助他,或者再给他一次机会。”航航在关键时刻的那句“我就没有笑”不但提醒了我教师角色的回归,还避免了对贝贝的伤害。可以说,航航用自己纯真的智慧帮我处理了这个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