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初入园的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们必须了解初入园幼儿在园里的具体表现以及不适应的原因,才能用"良药"来诊治幼儿的"分离焦虑症"。不少刚上幼儿园的幼儿常常很不愿意甚至很害怕上幼儿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幼儿对陌生的环境感到害怕。孩子一直在家里跟亲人生活在一起,是亲人的"心头肉"和"掌上明珠",幼儿一旦离开家心头就有一种恋家心理,总恋恋不舍离开自己温暖的家、可亲可爱的父母和爷爷奶奶。加上对幼儿园的教师不认识,小朋友们也不熟悉,在陌生的环境中,孩子会觉得安全受到威胁,有的孩子表现得很拘谨,有的孩子则会大哭大闹。其次,生活规律的改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入园前,孩子在家自由自在地生活,饿了就吃,渴了就喝,想玩就玩,起居没有规律。上了幼儿园后,早上起床不能太迟,中饭后要午睡,游戏活动有规定的时间,每天都得按老师的要求做早操、活动、画画、识字,这就使孩子感到很不习惯,因而不愿上幼儿园。再次,小朋友之间互不熟悉,不会很好相处也是原因之一。在家里,有好吃的孩子一个人吃,有好玩的也一个人玩,而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大家一起玩,一起做游戏。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矛盾,甚至会争抢东西,使这些孩子很不愿意上幼儿园。再其次,孩子往往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教室里有一个孩子哭,其他的孩子也会跟着一起哭。一般而言,一个班级里大约有三四十个孩子和三位老师,如果初入园班里有不少孩子不适应的话,老师将无法周到地照顾好每个孩子。二、家长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当孩子出现种种的不适应时,除了教师要耐心、细致、温和、亲切地对待每一个刚入园幼儿外,家长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应从教师、家庭以及家园配合等方面共同帮助其克服、矫正,挽回幼儿的童真,让幼儿健康成长。所以,家长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感受幼儿园。入园前先带幼儿去参观,看看幼儿园里好玩的玩具,翻翻家里没有的图书,认识老师和小朋友,感受老师的和蔼、小伙伴的热情。这样幼儿会对幼儿园产生期待感。一定要让孩子在入园以前提前认识老师,最好能和老师接触3到4次。要对孩子多夸奖老师的和气、漂亮,告诉孩子老师会讲很多故事,会唱歌,会带他们做游戏,切忌用老师来吓唬孩子。第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人际交往和分享,让幼儿积极参与小伙伴的群体活动。每天抽空让孩子和左邻右舍年龄相近的孩子多相处,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将来上幼儿园时,可以和自己的同伴一起上学,如此才不会感到孤独与无伴,把幼儿从"自我为中心"中解脱出来。有一位家长就使用了这种方法,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交谈中她告诉我":在上幼儿园的前两个月,我几乎每个双休日都带女儿到有小孩的同事或朋友家里玩,到户外去活动,并有意短时间地离开她,让她结识学会怎样与陌生人相处。用这种方法,我的女儿上幼儿园后,仅一个星期左右就适应了这种生活,而且一回家就爱与妈妈讲自己在幼儿园里与小朋友做什么游戏、老师今天教了什么等等。"第三、帮助幼儿预习幼儿园要求的独立生活技能,养成孩子的正常作息习惯。有的父母过分地溺爱幼儿,洗手、穿衣、吃饭统统包办,使幼儿养成过度依赖的习惯。上了幼儿园后,父母不在身边,遇到困难会缩手缩脚。因此,要克服幼儿的恐惧心理,父母必须做到让孩子早睡早起,三餐定时定量,能独立完成,要求他们坐在桌子旁边吃,不随意走动,中午要睡午觉,学会自己洗手;最重要的是完成孩子大小便的训练,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就一定要让孩子学会自己上厕所,让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增加其自信心。家长在指导时不要心急,因为,你越是着急,孩子就越紧张,越怕上幼儿园。一般来说,多数孩子入园后都有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何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