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复杂而严重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患儿主要表现为孤独离群、言语障碍、兴趣狭窄、行为刻板等。在诊断儿童孤独症时需要与弱智、听力障碍、语言发育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疾病进行鉴别。
儿童精神分裂症
儿童精神分裂症一般发病较迟,男女发病率相当。患者在幼儿时期发育是正常的,发病后表现出感知觉异常(幻听、幻视)和思维混乱(妄想与幻觉),以思维联想障碍、情感障碍为主要特征,并与相应年龄行为的活动表现有明显异常和不协调。一般无智力障碍,心理社会因素对于本病病程的延续及预后有着重要影响。孤独症男孩明显多于女孩,很少出现幻听、妄想症状。部分病例伴智力低下,心理社会因素对孤独症的病程影响不大。
儿童语言发育障碍
儿童语言发育障碍主要是语言的发育异常,患儿在感知反应上并无异常,与人和物的相处方式也属正常。能努力地用手势等表达抽象的内容,有兴趣参与想象性的游戏或活动。孤独症儿童表现出严重的沟通障碍,与外界不适应,不介入,更无法参与集体、想象性的游戏和活动,对活动的规则完全忽视和不理解,对活动的结果不在乎,无兴趣,游离于群体之外。
注意缺陷多动综合征
患儿常有注意力不集中、活动多、动作刻板古怪等表现。但与孤独症患儿有以下几点区别:首先,孤独症的发病率远远低于多动症,且症状显现较早;其次,孤独症儿童从小与父母无亲近表现,缺乏情感交往,喜欢独处,不合群,对非生物的东西(玩具、书本等)有特殊依恋;语言呆板、不清甚至不会说话,动作刻板离奇,对大部分的刺激反应微弱或没有反应,常常不会跟随教导者的指示去注意该注意的事情,让人觉得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若能注意时,注意的时间也极短暂。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他们却常常对某些自己有兴趣的事物十分的专注,称为过度选择性的注意力。这些特征和多动症有较大区别。第三,多动症患儿并无智力低下。
听觉障碍
听觉障碍儿童通常伴随着语言沟通障碍,多数是因听觉系统损伤引起的。虽然患儿可能对外界声音没有反应,但有交往的欲望,能主动观察、了解外界,能用身体语言等工具努力进行交往。孤独症儿童一般无听力损失,发音器官功能正常,但大脑中枢系统障碍使之失去对外界声音正常反应的能力,常表现为有时对外界声音很敏感,有时又充耳不闻。同时不会运用手势、眼神、表情等非语言交流工具与外界进行正常交流。
综上所述,以上是几种需要与孤独症相鉴别的疾病,希望家长朋友们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