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关注个体差异,做活动的引导者和孩子的游戏伙伴。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个体差异性,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游戏方法 。能力弱的幼儿,教师要加以指导和帮助。在活动中,教师既是孩子的伙伴也是一名引导者,教师应巧妙的引导孩子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快乐的成长。不论在什么游戏活动中教师都要尽力站在孩子的立场上,透过孩子的行动去把握孩子内心的想法,理解孩子独特的感受方式,同时在整个游戏活动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不仅是引导者而且是富有童心的游戏伙伴。对于个别胆小或能力较差的孩子应该耐心诱导,多鼓励,教师只要几句话或一个微笑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或让大胆、能力强的孩子去带领他们。在户外活动中,教师的观察力要非常敏锐,孩子的一举一动都真实的反映了他们的内心,根据他们的反映我们可以对教育措施进行及时的调整,可以有效的保证户外游戏活动顺利进行。如:孩子在跨跳活动中,我们把小河的宽度设计得有宽、有窄,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在宽的地方一跃而过,能力差的可以在窄的地方跨过而不会踌躇不前,让每个孩子都能通过小河,也就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同时,自己也加入到游戏队伍中,玩得不亦乐乎。遇上不敢跳过去的孩子要悄悄去拉着他(她)的手一块跳过去,在毫不留痕迹的情况下帮助他(她)克服困难。教师如果在了解每个孩子实际水平的基础上,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并让孩子自己选择,就能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孩子,以致能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
四、启发幼儿想出多种玩法。
在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创造机会发挥幼儿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根据幼儿好奇心强,乐于探索的特点,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满足他们活动和学习的欲望和需要,支持幼儿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表达,尊重幼儿的意愿,以幼儿为主体,鼓励幼儿自主地探索,放手让幼儿去玩,在玩中学,玩中乐,玩中求发展。当活动器具展示在孩子面前时,让孩子自己想出玩的办法,如"大家动动脑筋想一想可以怎么玩,想的办法越多越好""除了这样玩,还可以怎样玩"等,在活动中给孩子充分的自主和自由,让幼儿在探索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自己的熟悉也会不断地加深,自信心也随之增强,主动性也得到促进。一种材料在幼儿手中可以变出许多种玩的花样,如玩彩色布条,孩子们一会把布条变成一条小河用来进行跨跳练习、一会又把布条卷成一朵花用来玩"给妈妈送花"的游戏、一会又把布条绑住眼睛玩捉迷藏的游戏,许许多多。这使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在活动中有时可有意提供一些比幼儿人数少的材料,引导幼儿合作玩,两个人或几个人一起组合起来玩,在活动中促进幼儿的交往和合作。在活动中,教师启发、鼓励幼儿动脑筋,探索材料的更多更好的玩法,共同交流和互相学习,分享经验,合作游戏,体验快乐,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学习了各种新奇有趣的玩法,又促进了同伴之间的交流、交往、合作,发展了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提高了交往能力,丰富了学习经验,主动地快乐地获得了发展,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幼儿对活动是否感兴趣,能否积极愉快地投入活动,并适时给予恰当的启发和引导,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五、给孩子更多自由的空间。
在户外游戏活动中,教师除了有意识的组织一些游戏活动外,还应给孩子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每周都有目的地组织孩子进行大型玩具,在自由、自主的玩中,幼儿之间的接触与交往多了,产生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也多了,在这样的一个活动过程中使孩子在活动中相互影响,共同进步。孩子在活动时,教师要认真关注孩子的情感、态度、积极性,对其进行引导又不要干预过多。也可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运动器械,自由结伴,让孩子能在快乐,有趣的环境中进行与人交流和分享自己发现到的信息,使孩子们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让孩子更好的去实践和探索。国画艺术中有一项讲究叫"留白" ,给画一个呼吸的空间尤为金贵。幼儿的户外游戏活动也需要自由,总是由老师指引,不能随心所欲,对他们来说也是种束缚。我发现孩子们在"自由"活动里比较随性,他们有时会打破班级和年龄的界限,自由的组合玩耍,有时只是单纯的坐着或呼啸着奔跑对他们来说都是无比的高兴。这种"自由"时间,让幼儿有了更多的私人交流时间,有利于他们社会性发展。户外自由活动时,也可以让孩子三三俩俩在草丛中捉昆虫,让他们观察这些小生灵的形态、习性。为幼儿创设自由、开放、宽松的环境和氛围,使幼儿放松的参与活动,容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能激发幼儿的活动爱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自主性,因此,创设一个开放、宽松的户外活动环境是发展其自主性的必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