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4月24日 20:09:08

  所谓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服务,做到"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会的学着做。"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但现在大部分的幼儿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致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环境。我经过了解分析,发现孩子自理能力差的原因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父母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劳动,重视对幼儿的智力投资,而忽视了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幼儿因为年龄较小,在自理时碰到实际困难,家长不是教会孩子,而是代替孩子做,导致幼儿不会自理。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让幼儿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树立幼儿自己动手的理念。

  家长的包办代替,使孩子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父母会帮着干,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孩子在等待,等我们帮他们做掉各种本应他们自己做的事情。为此,我们选取了儿歌、故事等,帮助幼儿充分理解作品内涵,通过作品中角色的行为,使幼儿受到感染、教育。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培养幼儿自理的意识。班级里还逐步的开展了很多有关自理能力的活动,如"我长大了,我是能干的好娃娃,我会自己来……等等活动和各种自理能力的竞赛,激发幼儿的上进心,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二、强化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行为,以便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一)在一日生活中训练幼儿自理能力的行为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将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儿歌、歌曲以及设计成有趣味的情节等,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训练自理能力的行为。例如,在每次洗手时幼儿都会边念儿歌边挽袖子"洗小手,打肥皂,手心搓,手背搓,手指交叉搓一搓,冲冲水,冲干净,甩一甩,擦毛巾,比比谁的小手最干净。"通过儿歌的学习,孩子们在洗手时都能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还有穿衣服的儿歌:"小手握成拳,钻钻钻,嗨!"穿裤子的儿歌"两座山洞前边站,两列火车向里钻,呜的一声开过去,两个车头又见面。"这些顺口又好玩的儿歌在幼儿的念诵中,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并帮助解决了自理技能的学习难点,使幼儿很快的便掌握了自理能力的方法。

  (二)在区域活动中练习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

  1.在生活区的练习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为了便于幼儿更好地探索生活,更好地掌握技能知识。我们就在区角中为幼儿准备了许多这样的材料:比如提供塑料珠子、动物线板、鞋带、衣服、裤子,让孩子进行穿珠子、穿线板的练习,提高手眼协调性;提供蚕豆、勺子,让孩子掌握拿勺子的正确方法;提供衣服,让孩子练习拉拉链和扣纽扣,提高生活服务能力;提供拼图玩具,锻炼孩子的耐心和思维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练习,同时他们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2.在角色区练习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社会、反映成人活动的一种游戏。角色游戏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如爸爸妈妈常常会带着孩子去超市购物,在购物中孩子会很清楚父母怎样与售货员交易;头发长了,爸爸妈妈带孩子去理发。这都是孩子看到的,甚至参与过的事情,因此在幼儿园开展的角色游戏中,孩子就会把自己在平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及亲身经历的,统统在游戏中通过逐步想象反映出来。例如在观察贝贝家的活动中发现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妈妈马诗怡在和客人玩,这时,爸爸陶政宇正抱起娃娃,忙着给娃娃洗头发,然后,他拿起剪刀开始帮娃娃剪头发,马诗怡看见了连忙拿出镜子说:"宝宝,看看漂亮吗?" 陶政宇和马诗怡都笑起来。角色游戏让孩子体验了生活中的乐趣,同时也为孩子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提高。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