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游戏曾经陪伴我们长大,如今却离我们的孩子很远。实际上,这些游戏材料简单易取、玩法多样而有趣,也深受现在孩子们的喜爱。那些不起眼的小石子、小球、种子……对孩子各方面能力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
游戏准备:若干玻璃球、粉笔、各种植物种子、小石子、带壳的花生等。
游戏一 画线碰球(适合中、大班)
游戏目的: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判断力等。
游戏玩法:
1 家长和孩子(游戏人数不限)每人手中拿数量相等的若干小"球",用"石头、剪刀、布"决定游戏先后顺序。
2 先玩者把手中的"球"轻轻往地上或桌上一撒,在两个较近的"球"之间画一横线(最好用粉笔画线,便于擦洗),画线时手指不能碰到"球"(否则算输掉,停止游戏)。
3 用食指或中指去拨动其中一只"球"沿所画线去碰另外一只"球",若两"球"碰到则将两球同时取出,由此人继续游戏;如果球偏离直线则算输掉,暂停游戏,另一人开始同样方法进行游戏。依次类推,最后看谁得到的"球"多。
游戏二 丢"羊窝"(适合中、大班)
游戏目的:在一一对应投放实物中,锻炼孩子手指的灵活性,发展其思维能力、判断力及按物数数的能力等。
游戏玩法:
1 游戏前布置好场地。如图所示:在地上挖若干小坑或画若干小圆圈(羊窝),这些"羊窝"排列成数量相等平行的两横排。游戏前,家长和孩子分别蹲或站在两排羊窝外,在面前一排的每一个"羊窝"中都放入5颗"羊蛋"(可以用小石子或大些的种子等)。
2 游戏者玩"石头、剪刀、布"决定游戏先后顺序。赢者随意拿起一个"羊窝"中的全部"羊蛋",按箭头指示方向依次往下面五个"羊窝"中丢"羊蛋"。当手中"羊蛋"丢完,如果未遇到空"羊窝",则停止游戏,由第二人开始同样游戏;如果刚好遇到空"羊窝",将空"羊窝"后面一窝中的"羊蛋"收归自己所得,并捡起下一窝中的全部"羊蛋"继续同样游戏。游戏中,如果羊蛋丢到坑外,就要立即拾到窝中。
3 二人轮流游戏,直至把所有"羊蛋"都收完。最后比较谁得到的"羊蛋"多。
游戏三 窝窝进球(适合中、大班)
游戏目的: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判断力等。
游戏玩法:
1 布置场地:在场地一端画起点线,另一端根据游戏人数挖若干小坑,或画若干小圈称为"窝"。
2 家长和孩子(游戏人数不限)分别站在起点线处向"窝"中丢"球"。"球"丢在"窝"中者为胜者,排名为第一(可并列);球丢过"窝"者为败者;球丢在"窝"与起点线间,按离"窝"的距离远近排名为第二、第三(距离近排名前)……游戏可重复进行。
游戏四 拾"子子"(适合大班以上)
游戏、目的:锻炼孩子抓、握、接的能力,培养孩子手指的灵活性及手眼协调能力。
游戏玩法:
1 参加游戏者(游戏人数不限)每人拿五个"子"(小石子、植物种子、带壳的花生等),用"黑白配"或"石头、剪刀、布"决出先后游戏顺序。
2 先拾一"子":将五个"子"撒在桌上,先拾起一"子",往上抛后快速拾起桌上任意一"子",然后用手接住落下的"子";接着再拾一子往上抛,手中"子"不能掉下,否则停止游戏,同样的方法直到把其他几"子"全部拾完。
3 再拾二"子":将五"子"轻轻撒在桌上,类似于前面的玩法,抛起一"子"的同时拾起二"子",再接住落"子"。两次即可把"子"拾完。
4 再拾三"子":将五"子"轻轻撒在桌上,类似于前面的方法,在抛起一"子"的同时拾起三"子",接住落"子";再抛起一"子"后拾起另一"子"。
5 再拾四"子":将五"子"轻轻撒在桌上,在抛起一"子"的同时拾起四"子"。游戏结束。
游戏规则:
在游戏过程中如果未按要求拾起"子",或者手中的"子"掉落都算失败,需要停止游戏,另一位游戏者进行游戏。初玩者可以从易到难,先玩拾一"子"或拾二"子"。
游戏五 "等"子(适合中、大班)
游戏目的:锻炼孩子的灵敏性,左右手协调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
游戏玩法:
1 游戏者(游戏人数不限)每人拿五个"子"(小石子、植物种子、带壳的花生等),用"石头、剪刀、布"决出游戏先后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