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唱歌时的声带保护
幼儿期喉腔狭窄,声带较薄,不够坚韧。若不注意保护很容易肿胀,从而失去清澈透明的音色,严重的就成了哑嗓子,对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影响,那么如何来采取有效可行的方法,保护幼儿的声带呢?
首先,应选择适合幼儿音域的歌曲。幼儿音域窄,不宜唱音程跳动大,音域较广和节奏复杂的歌。
其次,千万不要让幼儿喊歌,要注意幼儿科学的唱歌习惯,即在讲话的基础上放松地唱出来,防止吼叫。
再次,要注意幼儿唱歌场所的空气清新、湿润。不要让幼儿到室外顶风唱歌,否则会刺激咽部损坏声带。
另外,幼儿咽喉部发炎时,最好不参与唱歌活动。
幼儿听音乐时的注意事项
老师要根据幼儿不同的活动选择合适的音乐和歌曲,使幼儿心情愉悦,健康成长。
老师播放音乐时一定要将音量调到合适的分贝,音量太高就是噪音(高分贝),幼儿处在一个高分贝的环境下,不仅会影响幼儿的情绪,并且会对听觉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长期接触高分贝的噪音就会损伤到感觉神经,耳蜗器官受到长期、过量的刺激后,会对内耳听觉感受器神经组织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幼儿绘画时的注意事项
儿童绘画时要坐正,胸部与书桌保持一拳的距离。眼睛与画本保持一尺的距离。 握笔的手要离笔头一寸。
儿童绘画时要注意室内光线适宜,光线太强太弱都会影响儿童视力。
儿童绘画结束后要及时洗手,以免铅中毒。
幼儿跳舞时的注意事项
饭前饭后半小时最好不要跳舞。
跳舞时要穿上合适的衣服和舒适的鞋。
教师教动作要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避免动作幅度过大,造成幼儿肌肉、韧带的损伤。
要选择生动、趣味性强的舞蹈来吸引孩子们,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孩子们跳舞后要注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