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6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调查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11月07日 09:20:27

  调查分析陕西省农村地区6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了解陕西省农村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制定营养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中国CDC"6岁以下儿童状况调查"方案,对陕西省蓝田县、白水县共计636名6岁以下农村儿童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和血红蛋白检测,并以问卷的形式对以上儿童的家长进行了喂养方式及辅食添加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6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为3.30%,生长迟缓率为5.03%,消瘦率为1.10%,贫血率14.78%。结论  婴幼儿辅食添加的时间、质量和数量上尚存在不科学之处。原因与经济贫困有关外,还与当地的婴幼儿家长缺乏婴幼儿喂养知识有关。

  儿童营养不良不仅会造成儿童身体的发育迟缓,同时还会增加成年时期患许多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危险[1]。为了解陕西省农村儿童的营养状况,于2009-09/10对陕西省蓝田县、白水县农村6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营养及贫血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单位: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54)作者简介:徐增康(1962-),男,副主任医师,疾病预防控制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随机抽取的陕西省蓝田县、白水县共计636名6岁以下农村儿童。

  1.2 内容    采用国家CDC设计的统一问卷,了解儿童出生6个月内的喂养方式及辅食添加情况、6岁以下儿童膳食摄取等。测量身高、体重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检测血红蛋白了解儿童贫血状况。

  1.3 方法  询问儿童家长,用WHO推荐使用的Z评分方法对6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评价标准:①按年龄别体重(WAZ)<-2为低体重;②按年龄别身高(HAZ)<-2为生长迟缓;③按身高别体重(WHZ)<-2为消瘦。统一采取指血,采用氰化高铁法现场检测血红蛋白,血红蛋白<110g/L为贫血。

  2  结果2.1  6岁以下儿童的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  蓝田县、白水县6岁以下儿童的低体重率为3.30%,其中男性低体重率为2.15%,5岁组最高,为8.0%,女性低体重率为4.93%,2岁组最高,为8.75%,女性低体重率高于男性;生长迟缓率为5.03%,其中男性生长迟缓率为4.02%,4岁组最高,为6.45%,女性生长迟缓率为6.46%,2岁、3岁组最高,为8.51%,女性生长迟缓率高于男性;消瘦率为1.10%,其中男性消瘦率为1.34%,5岁组最高,为6.0%,女性消瘦率为0.76%,5岁组最高,为2.38%,男性消瘦率高于女性。各年龄组男女儿童的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消瘦率见表1。

  2.2  婴幼儿的喂养行为2.2.1  6个月内婴幼儿喂养状况  6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率为58.82%,混合喂养率为32.35%,人工喂养率为8.83%。

  2.2.2  婴幼儿的的辅食添加状况  6个月内婴幼儿添加辅食主要为配方奶,添加率为32.35%,另外添加的有奶类、蛋类、谷物类等,添加率分别为11.76%、11.76%和8.82%。6~12个月内婴幼儿添加辅食最多的分别为蛋类、配方奶、水果类、奶类和蔬菜类,添加率分别为79.37%、55.56%、36.51%、34.92%和28.57%。12~18个月幼儿添加辅食最多分别为谷类、蛋类、水果类、蔬菜类和薯类,添加率分别93.33%、91.67%、86.67%、78.33%和73.33%,其次为豆及豆制品、配方奶和肉鱼类等,添加率分别为71.67%、53.33%和48.33%。18~24个月幼儿添加辅食最多的分别谷类和蛋类,添加率分别为96.49%和91.23%,水果类、蔬菜类、薯类、豆及豆制品的添加率均超过80%。2岁以内婴幼儿辅食添加频率最多(每天添加)的是配方奶、奶类、谷类、蛋类和蔬菜类,分别占同龄婴幼儿数的99.12%、86.36%、64.60%、47.83% 和34.19%(表2)。

  2.3  2~5岁儿童膳食情况   2~5岁儿童摄取种类分别有谷类、蔬菜类、薯类、水果类、豆及豆制品、蛋类、肉类和奶类等,摄取人数分别占调查人数的100%、99.55%、99.09%、99.09%、98.18%、97.73%、92.73和70.45%。分别有97.73%、60.91%、60.0%、29.55%和15.55%的调查对象每天摄入谷类、奶类、蔬菜类、蛋类和水果类。而每天摄入肉类儿童仅占调查同龄儿童0.91%,其中每周摄取肉类1次及1次以上仅占23.18%,每月摄取肉类不到1次的占7.27%。每天摄入豆及豆制品的儿童仅占5.0%,其中每周摄取豆及豆制品1次及以下的占68.52%,1次以上的仅占31.48%(表3)。

  3 讨论本次调查表明,陕西省农村6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为3.30%、生长迟缓率为5.03%、消瘦率为1.10%,与陈春民等[2]报道的2000年农村儿童营养状况(2000年全国5岁以下农村儿童低体重率为13.3%、生长迟缓率为20.5%)相比,儿童营养不良率明显减少,与刘爱东等[3]报道的儿童营养不良率逐年下降的结论基本一致。

  2008年中国营养学会出版发行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4],其中推荐了"中国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对不同年龄段的膳食作了详细的指导。此次膳食调查显示:每天摄入蛋类儿童仅占调查同龄儿童30.23%,每周摄取蛋类3~6次占21.40%。每天摄入肉类儿童仅占调查同龄儿童0.91%,其中每周摄取肉类1次及1次以上仅占23.18%,每月摄取肉类不到1次的占7.27%。每天摄入豆及豆制品的儿童仅占5.0%,其中每周摄取豆及豆制品1次及以下的占68.52%,1次以上的仅占31.48%。调查表明:与"中国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相比,儿童喂养、辅食添加不尽科学,特别是儿童的蛋类、肉类及其它蛋白质的摄取数量、摄取频率和摄取质量欠缺。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