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关于组织学习贯彻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后,我们中心幼儿园全体教师在陈园长的带领下很快投入到了认真的学习中。
通过认真学习,我们觉得《专业标准》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人们充分认识到幼儿园教师质量决定学前教育质量。
第二,有助于改变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偏低的状况。
第三,有助于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通过学习,我们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了《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即: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看似简单的16个汉字,老师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去领悟、去坚持,去学习。
通过宣讲,我们了解到《专业标准》基本内容分为维度、领域、基本要求三个层级。维度层面分为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3项。领域层面共计14项,基本要求层面共计62项。 具体分析如下:
"专业理念与师德"在《专业标准》的结构框架中居于首要位置,包括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等四个领域。基本要求共计20条,占全部基本内容条目的32%。可见,《专业标准》对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要求很重视。
专业知识包括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通识性知识三个领域。基本要求共计15条,占全部基本内容条目的24%。专业知识是基本内容三个维度中内容最少的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专业知识不重要,而是因为其基本前提是:幼儿园聘用的教师或者说身在职场的教师是经过教师资格考试并取得教师资格证的。这些教师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专业标准》所强调的是与教师保育教育工作实践密切相关的重要专业知识。因此,教师在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时,应重点考量这15条要求所涉及的内容,但不能仅局限于此。
专业能力包括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等七个领域。基本要求共计27条,占全部基本内容条目的44%。可见,《专业标准》对教师专业能力高度重视。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教育实践中的集中体现,它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和幼儿的发展。《专业标准》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全方位、综合性的要求。在七项要求中,前六项是教师实施保育教育工作的能力,第七项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力。深入理解和领会《专业标准》对教师的能力要求并付诸实践,将促使教师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促使幼儿园保教质量全面改善乃至大幅度提升。
总之,我们幼儿园教师一定会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保教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我们的专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