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素质(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12月04日 14:21:06

  四、幼教工作需要教师高度自觉性责任心。

  人们对于事业的爱,是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幼儿教师只有认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对社会进步和现代化建设的意义,才能树立事业观,只对幼教事业产生深厚的感情,才能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为培养社会一代新人献出自己的知识、智慧和能力。老师工作对象是3-6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幼稚单纯,幼儿教师既要保护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又要引导他们德、智、体、美、劳、心(心理)、特(特长)全面发展。因此,幼儿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坚守教育工作岗位,发扬"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满腔热情地关怀幼儿,全面照顾,教育幼儿,决不能因为教师粗心让孩子摔伤、烫伤、烧伤或出现大小不安全事故,时刻站在孩子明天的高度,来考虑对他们的要求,并且不吝啬自己精力帮助孩子进步,发展他们的体力和智力,形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孩子,献给幼儿教育事业。

  诚然,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决定了整天与孩子打交道,工作繁忙,既苦也累,在有些人看来,当老师没出息,身为幼儿教师更没出息,什么"娃娃王"、"小儿科","无产阶级贫困户"等等,怎么办?幼教工作者要自觉自爱,以自己兢兢业业的工作,向社会奉献,向家庭奉献,来显示幼教工作者的职责。赵朴初同志在一首《金缕曲》中曾写到:"幼苗茁壮园丁喜。几人知,平时辛苦,晚眠早起,燥湿寒温荣与粹,都在心眼底。费尽了千方百计,他日良材承大厦,赖今朝血汗番番滴。光和热无穷际。"幼儿的成长,处处凝聚着幼儿教师辛勤劳动,因此人们把幼儿教师喻为"辛勤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五、目前教育机制改革中,倡导素质教育,在幼儿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幼儿思维训练应有超前性。幼教工作者应首先如此。

  我们的思维方式通常是复制性的,也就是说,以过去遇到相似问题为基础。人们马上就反映到头脑中,首先要做的判断是:我在过去教学工作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然后,我们就会选择以经验为基础最有希望的方法,排除其它界定的方向去解决问题,这些以经验为基础而采取步骤的可靠性使人们对于结论的正确性非常自负――这就是所谓的"经验主义"强加于孩子。因为如此做,会使孩子遇到困难后,不是想到去如何克服,而把征求意见的眼光投向老师,听听经验,长此以往,孩子思维变的狭窄,没有了自己的主见和个性。

  要引导孩子思维的多面性,重在引导。运用创造性思维,你就会找到尽可能的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法。重要的是不能满足于传统认识。曾经有人问爱因斯坦,他与普通人区别在哪里。爱因斯坦回答说,如果让一位普通人在一个干草堆里寻找一根针,那个人在找到一根针以后就会停下来;他则会把整个草垛掀开,把可能散落在草里的针全找出来。

  作为幼教工作者,复制性的思维方式会使你思维僵化,永远按照惯常的思路去思考,你所教育的对象――孩子们也思维僵化,老师也只能闭门造车,谈不上素质提高。

  总之,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都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对幼儿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她的社会作用是其它社会职业代替不了的。我们应该认识到幼儿教师肩负的伟大社会使命和它的光荣职责,明确幼儿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真正热爱幼儿与幼儿教育工作,做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幼儿教师。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