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儿童绘画更多的像玩一场游戏,也是他们对外部世界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真情流露,正是这种游戏启迪了他们的心智,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孩子在绘画过程中是愉快的,是投入的,我觉得,只有孩子充分发挥想象了,做到了敢想,敢画,就能画出真正的儿童画;只有让孩子充满自信,他们才能乐于去创新,才会有与众不同的表现。
2.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孩子们对画画总是感到新鲜又感到好奇的,他们画画时都显得很兴奋,但由于受年龄及发育的影响,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虽然能在画面把握一定的创造性思维,但有时这些思维在绘画中不能完全体现,这时就需要老师及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幼儿突破。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曾说过:"儿童本性中藏着强烈的创造性欲望,只有我们在教育中注意引导,并放手让幼儿去实践和探索,就会培养出创造能力的幼儿。"幼儿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是他们绘画思维的体现,在指导幼儿绘画时要充分肯定孩子的表现手法,要尊重幼儿视点的多样性,不能用成人的观点来理解幼儿的画,而是要善于发现作品中的闪光点和可贵之处。《指南》给我们的教育建议中指出:"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在给予具体的帮助"。例如:在画《我喜欢的动物》时,晨晨在画面上画了一只小猫在吃盆中的饭,但它的两只眼睛望着外面,很有创意,但画面比较单一,于是我问她:"小猫的眼睛为什么向外看呢?"她说:"它怕别的小动物来抢饭。""那你怎么才能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你的意思呢?"她想了想,又在离小猫不远处画上了小鸡、小狗等小动物。这样画面就生动有趣多了。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兴趣倾向及思维的闪光点,适时适当指导,鼓励幼儿的奇思妙想和好奇心,让每个幼儿的创新能力在原有的水平上都能得以提高。
一个人的想象创造能力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从小培养,从细微处着手,只要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做个有心人,尊重孩子的兴趣,理解孩子的特点,了解孩子的需要,体会孩子的喜好,就一定能够促进每个孩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