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统筹协调、穿插融合,创新实施阳光体育课程一是综合开发配置器材、场地、设施资源,聘请社会上的名家指导制作活动需要的体育器材,对校园内所有可利用的场地进行总体规划,为师生活动提供保障。
二是创新学练模式,使阳光体育活动课程系列化。第一注意课内课外相结合,循序渐进巧推广。每一个体育项目的学习主要由体育教师带领学习规则,掌握要领,然后进行专项训练。下一节课的时候仍然穿插进行这一游戏的练习,直到学生掌握,在体育课、校园体育活动和"每晚健身半小时"的时候及时巩固。二是活动方式巧搭配,一课两段巧推进。"一课"指体育课,两段分别是指快乐大课间和下午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体育课一般是采取常规的体育活动与民间体育游戏穿插交替进行的方式。上午大课间和下午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除集体统一做操外,由体育老师协调调度,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活动。部分校队的学生参加篮球、乒乓球、长短跑的专项训练。
成效:
把传统游戏引入课堂,最初的意图主要是解决兼职体育教师上课无从下手的问题。但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发现了传统体育游戏的意义与价值。
文首的那位教师在随笔中写到:
随着传统体育游戏进课堂,我的忧虑变成了甜蜜。体育课上,诸如跳房子、踢毽子、丢沙包、跳皮筋、小高跷、"赶猪"等传统游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孩子们自由组合,分成8个小组,各由一名组长带领,或在大大小小的"房子"里跳跃着童年的快乐,或用长长短短的皮筋编织着五彩的梦想,或用红红绿绿的毽子踢出绚丽的弧线……而我的角色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我不再是那个板着脸到处管纪律的"巡警"了:因为那个最调皮最任性的孩子也知道收敛自己,他可不愿享受不守规则同学们不跟他玩游戏的滋味;胆小的那个也早已被同组的小伙伴挟持着参与到小高跷的练习中,因为接下来就是分组的踩高跷障碍竞走比赛了……有时我会是一名旁观者,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就那么静静地站在一边,面带微笑地看着雀跃的孩子们:那个被对方沙包打中早下场的孩子又被同伴抢拾的金蛋救上了场,正欢呼着拥抱同伴;那个伶俐的小姑娘正在调整自己的策略故意输一局,因为老输的同伴好似要失去继续玩下去的兴趣了……有时我也会按捺不住,童心大发,跟孩子们一起玩起来。在欢畅的笑声中,在晃来晃去的身影中,在"马兰开花"的童谣中,我仿佛也回到了快乐的童年。就这样,一节体育课不知不觉就结束了,岂止是孩子们,连我都兴犹未尽。
原来,体育课竟然可以上得如此多彩!如此快乐!如此有趣!
不难看出,民间传统体育游戏深入课堂,不但有效解决了体育课教师难上、学生无序的问题,将阳光体育运动落到了实处,而且大大丰富了阳光体育的内涵,带给学生的不仅是健体功能,更有意想不到的启智和育人效果:学生在活动中都要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责任与义务;所有游戏都有一定的大家都认同且要遵守的规则;游戏需要同伴的协同与帮助;游戏中自然需要力量和意志的付出与较量……孩子们从这样的体育课上学会了守纪、合作、互助、付出、克制、忍让和自省,潜移默化中懂得了规则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更可喜的是,家长来信反映,民间传统体育游戏改变了孩子放学后窝在家里看电视、打电脑游戏的不好习惯,在写完家庭作业后,与同学呼朋引伴地在小区内玩起了体育游戏,体育游戏竟能与电视、电脑"抢夺"孩子,这真是意想不到的令人振奋的效果!
美国教育实践家雷夫·艾斯奎斯说,只要使用得当,操场也可以像教室一样有效。果真如此,只要我们用心找到恰当的方式,赋予阳光体育健体、启智、育人的丰富内涵,让学生真正享受到身心和谐的体育,学生就能体会到体育带给他们的运动之趣和运动之美。短短两年多的时间,我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都得到了较大提升。学生的体质测试各项指标都达到优秀,在今年全市小学生长跑比赛中,我校学生取得了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学校先后荣获潍坊市文明单位、潍坊市规范化学校、潍坊市实验教学示范校、山东省语言文字示范校、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学生们也越来越懂规矩讲文明,这其中,依托民间传统游戏、丰富阳光体育内涵的作用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