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8年04月26日 22:38:52

  近年来,幼儿园里不安全事件频频发生,意外伤害己成为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不良因素之首。我认为主要有一下几点原因:

  1.幼儿安全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一方面幼儿年龄小,机体各部分的机能发育尚不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缺乏知识经验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都较差。另一方面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好探索,看到什么总喜欢摸一摸、动一动、试一试、尝一尝,再加上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差,对活动中危险事物不能做出正确判断,不能预见行为结果,面对危险时不会自我保护。如果不加强教育和采取预防措施及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2.家长缺乏安全教育意识,过于溺爱。

  现在的独生子女,就如温室里的花朵,倍受父辈、祖辈的溺爱。由于家长的过度保护、过分替代,没有给幼儿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使幼儿增加对成人的依赖性。缺乏生活经验和各种社会方面的、自然方面的生活常识,他们头脑中没有"危险、伤害"等这些概念;缺乏分辩安危的能力更谈不上具有自我防护意识。

  3.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有的幼儿园根本没有制订过安全制度,而有的有制度,但只流于形式,不去认真执行,从而出现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的局面。有的没有认真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使安全工作不能做到各负其责、协调一致,造成事事无人管,层层无人负责的局面,一旦事故发生,就互相推诿责任。有的安全检查监督不到位,缺少安全防范措施。

  4.教师责任心差,法制观念淡薄,侥幸心理过重。

  教师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侥幸心理过重,有时明明知道这样做是不安全的,但在侥幸心理驱使下,总认为以前这样做没有发生事故或危险,现在也不会这么巧发生事故,于是漫不经心、铤而走险、贪图方便、凑合应付。对于幼儿的一些不安全行为不及时纠正,把握好时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没有营造安全的精神环境和环境氛围,不注重幼儿安全教育,没有教会幼儿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同时对安全教育又有畏难情绪,从而造成事故的发生。

  如何杜绝或减少幼儿园安全事故的发生,本人浅谈以下几点对策:

  1.提高领导和教职工的的安全意识,加强法制观念,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领导要提高安全意识,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建立健全幼儿园安全工作责任制,通过各种制度的建立,使安全工作纳入幼儿园工作的各个环节,使教职工的行为受到规章制度的约束,从而起到"有章可循,有制可依"的作用。使每个职工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懂得安全工作人人有责、人人知责、人人尽责的道理;从而形成组织上层层有人管、级级有落实、事事有人负责的良好局面。

  加强教职工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其事业心和责任感,把确保幼儿人身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认真学习教职工行为规范和幼教理论,严格依法履行其保教责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热爱幼儿、精心呵护幼儿,从如何保护每个幼儿的生命做起,从生活中点滴小事做起,献一份爱心、多一份热心、少一点粗心、获得一份安心。

  2.对幼儿进行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及相关能力培养。

  对于幼儿的安全教育应从认知与行为两方面入手,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率的目的。

  (1)安全事故案例教育。安全教育并非说教式教育,对于幼儿而言,很多安全事故是他(她)没有见过更没有经历过的,没有经验可谈,较为抽象。但是,又不能等幼儿经历之后自然成为直接经验。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别人的经历中获得间接经验。我们可以将有关安全事故的图片张贴于班上,引导幼儿讨论图上会出现什么不安全的后果,怎样才可以避免危险,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而且还可以提高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图片形式的安全教育比简单说教留给幼儿的印象更深。如果幼儿身边有安全案例,要及时抓住进行讨论,以事实说明问题,教育幼儿引以为戒。教师可在幼儿园的公共区张贴一些适合幼儿掌握的标记,如"119""安全通道""禁止跳下""严禁触摸""禁止玩火""不喝生水"等,以引导幼儿的正确行为。

  (2)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幼儿平衡能力差、动作反应不灵敏是他们常摔跤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平衡能力的练习及其他基本动作如走、跑、跳、攀、爬的练习,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增强其灵敏性,是减少幼儿摔伤的有效措施。这些基本动作的练习应根据幼儿年龄不同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对于摔跤不会用手撑地的幼儿,应让他更多地练习手的支撑动作;托儿班的孩子走路不稳,就应锻炼他们独立行走,练习上下楼梯。基本动作练习应渗透到幼儿的每日活动中,如早操后的体能活动、平日的户外活动、体育活动等,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开展感觉统合教育活动。

  (3)培养良好的班级常规。良好的班级常规能减少事故的发生,避免幼儿用武力解决同伴间的矛盾而出现的安全事故,也可减少同伴间因拥挤、互相打闹而出现的安全事故。因此,教师应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帮助幼儿建立秩序感,使一日各环节活动井然有序、活而不乱。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