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幼儿游戏行为为主题的教育故事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8年04月28日 15:01:12

  儿童游戏的主人,教师是引导游戏的指路人。许多研究表明,创造性游戏如果经过专业教师正确的指导,能促进儿童游戏水平和孩子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由于对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对知识的理解和对事物的认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创造性的活动和游戏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就需要老师针对性的帮助。老师在鼓励孩子们独立探索,敢于尝试的前提下,给孩子正确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促进游戏的再创造,也可以帮助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成就感和胜任感,游戏行为还可以鼓励幼儿表达,强化社会交往能力。

  在幼儿群体中,对于经常被拒绝的幼儿,如果他本身有很多让其他小朋友难以接受的特点,教师可以采取开展反串形式的游戏来使幼儿双方互相感受对方的心理认知。比如,和一个做事情比较霸道的幼儿各拿一个玩具,老师的角色是扮演霸道的幼儿,说话语气和方式模仿完全是这名幼儿的样子,从而让他体验霸道是让人难以接受的。通过反串的移情游戏使有缺点的幼儿逐渐端正自己的态度。当然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大班幼儿,因为对于中小班幼儿来说,由于3-4岁的年龄构成特点,移情和换位思考能力不够,即使采取角色换位,也难以通过观点采择的方式了解他人的态度。对于中小班幼儿,教师可以在幼儿遭到多次拒绝时,换种温柔的方式悄悄的建议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建议因太过强硬而被拒绝加入游戏的幼儿有礼貌的主动给予对方一些自己的玩具和学习用具。教师最好谨慎介入,让幼儿适当的多体验、多走些弯路,让他们自己亲身去体味事情的两种做法带来的结果,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慢慢感悟什么是可取的,什么是应该杜绝的,而不是直接照着答案做,相比来说,前者得到的效果会更加深刻。

  游戏中常常看到幼儿争抢游戏材料的行为,尤其是中小班,甚至互不相让僵持良久,也影响了其他幼儿的活动。所以,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从而调整言行,是非常必要的。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无拘无束地扮演各种角色,转换角色,体验着他人的人生,从而逐渐摆脱自我中心的状态。角色的游戏是儿童认知社会角色的作用、了解社会关系的主要途径。每一个社会角色都会产生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会因为角色行为和角色规范相互作用。扮演游戏中的角色行为,幼儿可以扮演特定角色来认知社会,对以后的成长都是有益的。游戏是沟通的过程,只有当双方理解了双方所扮演的角色对应的社会关系,并且相互理解自己和对方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了解彼此的意图行为,才可以形成良性互动,保证游戏顺利进行下去。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