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篇——教导“社交”(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1月26日 12:47:06 

  对于人、事、物的转变,儿童容易感到不安,甚至大发脾气。

  四.可以给我们一些社交训练的建议吗?

  A.提高接纳亲近的程度:

  1.与人接触:

  例如:玩接触身体游戏,亲吻别人。

  2.与物件接触:

  例如:引导儿童把弄绒毛洋娃娃或玩具。

  3.逐渐在日常生活中接受亲近:

  a)在日常生活中,儿童常常有与别人接触身体的时候,例如:拖手、排队等。训练员宜先观察儿童较接受跟哪些人接触及接触身体的哪部位,让儿童慢慢适应,再逐渐接触不同的人物及身体的不同部位。

  b)另外,亦可以观察儿童较接受接触什么物件,并由这物件开始进行训练,当他完全接纳后,便逐渐让他接触至其他物件。

  B.建立儿童适当地运用物件及身体的技巧:

  1.增强操作物件的技巧:

  例如:摇木马、推车。

  2.增强遵从简单的游戏规则的意识:

  例如:轮候推车、叠积木、捉迷藏。

  3.增强参与假想式游戏的能力:

  例如:协助照顾洋娃娃的日常起居、假装手偶作对话、儿童自行扮演另一人物或物件(扮医生、扮树)或是演出简单的短剧。

  4.增强独立工作的能力:

  例如:在指示下协助成人做简单的工作(丢废纸),进而按口头、标志或文字批示完成一连串工作(收拾玩具、抹桌子、摆放食具等)。

  C.引发儿童社交沟通的能力:

  1.营造儿童喜欢的环境,引发他自行跟别人沟通:

  例如:在[摇动游戏]中,当儿童玩得兴奋时突然停止,待他提出要求后才继续摇动。

  2.制造儿童需要别人协助的情景,引发他自行跟别人沟通:

  例如:把儿童喜欢的食物放在很难拧开的瓶中,让他要求别人协助。

  3.在游戏中轮流进行某活动:

  例如:轮流寻找躲藏的人。

  4.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他跟别人沟通的技巧:

  例如:接听电话。

  D.建立适当的社交反应:

  1.以动作回应别人的要求:

  例如:注视别人、在要求下亲吻别人。

  2.用话语回应别人:

  例如:能有礼地道谢。

  3.明白别人的需要,并做出适当回应:

  例如:知道别人感到寒冷便把衣服拿给他。

  4.在游戏规则下回应别人:

  例如:按规则轮候玩游戏。

  5.能独立工作:

  a)在口头指示下,完成工作:

  例如:按指示为他人丢废纸。

  b)在文字指示下,完成工作:

  例如:按文字的指示完成某些项目,像[书屋]、[收拾玩具]等。

  c)在环境提示下,完成工作:

  例如:下课时便抹桌子、进膳前便放食具。

  E.减少障碍儿童发展的行为:

  1.如果因为环境混乱以致儿童无法有效地学习,便须找出改善环境的方法,如:更清楚的视觉安排,让儿童明白环境对他的要求,以获得较佳学习效果。

  • 不良矫正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