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建立家庭共同记忆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1月26日 15:47:57 

  你和孩子在一起时,都做些什么?“陪孩子看电视”、“接送孩子上学、上才艺班”、“假日带孩子逛百货公司”、“赶回家煮饭给孩子吃”……这是许多家庭的相处画面。

  有些父母挖空心思设法给孩子最好的,或者帮孩子的才艺课程排得满满,却不知道孩子究竟在想什么,感觉离孩子的内心世界愈来愈远,亲子互动品质差。

  陪伴孩子共度“日常生活”才是最珍贵的,小至绑鞋带、穿衣服或准备餐具、铺床单,允许孩子用自己的速度去完成,父母在旁边“专心”陪伴,陪孩子体验做事的过程,孩子自然可以学到东西。

  要想拥有良好的亲子互动,第一件事:请关上电视。

  “一打开电视,家庭关系就都不一样了。”台湾师大人类发展与家庭教育系主任林育玮强调,很多家庭喜欢在电视机前面消磨时光,彼此却很少说话或互动。

  很早就成为“关机族”的卢苏伟,板桥地方法院少年保护调查官,长年处理问题青少年,他观察,现代父母忙得没时间好好陪孩子,孩子在家靠电视打发时间,不然就往外头发展。

  关掉电视,卢苏伟每天晚上在家陪儿子,听孩子说在学校一整天的事,或陪儿子下棋、打电脑,或泡壶茶坐在儿子书桌旁各看各的书,他要让孩子知道,“需要我的时候,随时可找到我。”

  不论静态或动态,每个孩子需求不同,如何陪伴孩子,是门学问。师大人类发展与家庭教育系副教授周丽端指出,父母如何与孩子互动,需要学习。她举出4个可以简单开始的方向:

  1.亲子共读

  将孩子抱在大腿上,说故事给孩子听,让孩子在与父母亲密肢体接触的环境下,逐渐爱上阅读。或抽空利用孩子睡觉前30分钟,讲床边故事。

  儿童文学学会秘书长孙艺泉每天晚上总爱讲半小时故事给儿子听,最近他念《西游记》、《三国演义》,每晚念个一、二回,8岁的儿子很开心,到了晚上就开始期待,时间一到,自动跳到床上等爸爸。

  他儿子才小学二年级,爱玩、爱闹也爱写童诗,每天最快乐的时光,就是与爸爸共同从事文学阅读。

  2.亲子共同DIY

  父母与孩子一起从事建构性的游戏,或共同组装、动手完成一项成品(不论是家具或玩具),这种“共同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不仅增添亲子共同记忆,也建立家人更深的默契与信心。

  除了动手DIY之外,一起做家事,可说是全家人建立默契最好的活动。师大人类发展与家庭教育系副教授林如萍的小孩两岁时,她就让孩子帮忙折衣服、将衣服按照颜色、属性分类,慢慢收到该放处。

  “孩子很喜欢跟父母做同样的事,父母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与孩子相处,同时让孩子在做小事的过程中,学习生活自理的能力,”林如萍说。

  德国教育学家薇兰尼梅尔兹在《苹果怎么这么好吃》书中不断强调,陪伴孩子共度“日常生活”才是最珍贵的,小至绑鞋带、穿衣服或准备餐具、铺床单,允许孩子用自己的速度去完成,父母在旁边“专心”陪伴,陪孩子体验做事的过程,孩子自然可以学到东西。

  3.带孩子接近大自然

  带孩子去郊外,爬山、郊游或骑脚踏车,是陪伴孩子很好的起点。现在的小孩缺乏运动,体能差,经常带孩子接受大自然的洗礼,也有助于身心健全发展。

  教育广播电台主持人范钦慧长年推动生态教育,从女儿还在胎中、呱呱落地至今5岁了。不论去山野采集虫鸣鸟叫声、或走访各大海洋拍外景,她始终将女儿带在身边,任她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