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人头痛哭闹不休的小孩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1月26日 15:48:01 

  文/Echo

  我在公共场合教孩子的过程,从不因其它人的眼光而退缩,我需要其它社会人士的体谅与支持,也许偶尔我的声量大一点,也许孩子的哭声干扰了你,也许我们阻碍了你的去路,但为了这孩子的基本个性塑造,请你暂时忍一忍吧。

  以哭闹和耍赖来对付父母的孩子日渐增多,常在公共场所看见因孩子哭闹耍赖而无奈屈服的父母。孩子们可以用这个方法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如在游乐场再多待一会,多吃一支冰淇淋,把想要的玩具或物品带回家。

  依我看,除了溺爱孩子这个理由之外,现代父母会屈服于孩子的另一个原因是:怕别人的眼光。他们担心别人会认为自己管教孩子不力,也担心别人看到孩子在地上打滚的野蛮样子,更担心因孩子的行为阻碍了或打扰了别人。

  因为这样,父母们会先把原则放下,先纵容孩子这一次,对自己说:“下一次再来坚持原则吧。”可是孩子却会从这一次的经验学习到一个原则:只要我大闹一番,我要什么都会得到。这样恶性循环下去,做父母的在公共场合会越来越无法控制自己的孩子。

  因此,从阿为会走路开始,我们就开始教育他,在某些地方,如餐厅、别人的家里,你可以走动,但手不可以动任何物品,在购物中心的玩具部,你可以动任何物品,但不可以把东西拿回家。

  因阿为的个性较平和,这样的训练很见效,偶尔他也会有想拿走喜爱的玩具的时候,但只要我告诉他:“这些是别人的,我们不可以拿。”他就会乖乖放回去。对他偶有的“红了眼睛”现象,我虽不忍,却也坚持,因为我知道一个坚守原则的母亲才能让孩子又敬又畏。

  做父母的可以接受孩子的挑战,但只在知识和道理上,塑造孩子的个性和良好行为方面,我坚持不受任何挑战。

  当然,我从不再因其它人的眼光而退缩,我在公共场合教孩子的过程,我需要其它社会人士的体谅与支持,也许偶尔我的声量大一点,也许孩子的哭声干扰了你,也许我们阻碍了你的去路,但为了这孩子的基本个性塑造,请你暂时忍一忍吧。

  我认为这是每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每次我在公共场合见到与孩子僵持不下的母亲,我都会以谅解的笑容给她鼓励、打气。本来嘛,原则的实行是要从家里到公共场合都一样的,怎么可以到了公共场合就变样呢?

  我有一个很绝的朋友,有一天她与丈夫带18个月大的儿子到购物中心,被婆婆溺爱过度的儿子居然因为父母说要回家了而在原地打滚嚎哭起来。这个孩子的经验是:在婆婆家,只要我这样做,我要天上的星星婆婆都可为我摘下来;求什么得什么,绝不落空。

  可是我的朋友才不这么容易被这小子打败,她也不生气,用平和的声调问:“妈妈要走啦,你要不要娘?”到底能哭多久?孩子不理,依旧躺在地上踢脚撕开喉咙哭。这两夫妻看了就转身走了,到一个隐秘的地方看着孩子,想知道孩子到底能哭多久。

  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小,但不到5分钟已围了十几个人来看这独自在广场中央哭泣的小孩,都在议论纷纷:“哎唷,这是谁的小孩呀?哪有这样的父母把小孩丢在这里哭,自己却连人影也不见的呀?”

  “哦,这是我们的小孩。”躲在人群堆里的朋友这样答:“我们只是想看看他能哭多久。”

  这些围观的人无不瞠目结舌。

  “如果不是购物中心的守卫来把他抱起,我们怕要到守卫室去认人很麻烦才会现身。”朋友说:“前后才10分钟,我们还想知道他会哭多久才肯起身呢。”

  这大胆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