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黏人不是坏习惯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1月24日 13:20:28 


  很多家长把幼儿“黏人”视为缺点,学前专家特别指出,幼儿“黏人”不仅不是坏习惯,适当黏人的宝宝还直接有利于将来的沟通和交流。

  上海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曹子芳教授指出,0~1.5岁的宝宝多半会对父母产生依恋感。如果到了这一年龄的宝宝,还没有对家人产生依恋感的话,就会给宝宝未来的生活打上阴影。所以这段时间的宝宝最好自己带。——自己带的孩子身心更健康

  当今社会,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多数父母已经没有办法全天候养育、照顾孩子,很多家庭只能请保姆或者是祖父母来照料宝宝的生活起居,孩子和父母之间关 系疏远了。

  很多父母还引以为自豪,认为自己生了个不会“黏人”、大大方方的好宝宝。殊不知,家庭才是最能够给每个孩子温暖和勇气的地方,而提供这些力量的就是婴幼儿和父母之间温暖、亲密、连续不断的关系——适度的依恋(也就是“黏人现象”)。这不仅可以促使幼儿找到满足感,而且还可以帮助幼儿享受愉悦感。适度的依恋有助于建立一个人的信赖度和自我信任感,将来能够成功地与伴侣、后代和睦相处。——培养母子依恋,不容忽视!

  因此,专家提醒,如果在婴幼儿时期,宝宝还没有产生适度的“黏人性”,将来就可能很难和别人沟通,影响他今后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小小游戏检测亲子依恋

  延伸阅读:粘人宝宝,当心情感败血症

  看着别人家的宝宝面对妈妈的离开哭得生离死别似的,而你的宝宝却从来大大方方地任你来去自如,你千万别先偷着乐,因为,这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3岁的佳佳在小区里是有名的乖宝宝,和谁都挺好。但是,妈妈文慧却发现,每次上班之前和佳佳告别时,佳佳连头都不抬一下。 下班回家想和佳佳亲热亲热,佳佳也表现得很冷淡。这孩子是不是不正常?佳佳妈妈心里开始不安了。

  这种担心并非多余,因为她和孩子之间确实出现了问题:母女间没有建立起安全依恋关系,所以佳佳对她“不亲”。

  婴儿依恋的3个阶段

  第1阶段:出生~6周。

  这时候的婴儿处于无社会性阶段,对于任何能给予孩子营养的抚养者都会有相似的反应,很少表现出抗拒行为,对于成人微笑的面容有偏好。

  第2阶段:6周~6、7个月。

  属于未分化依恋阶段,婴儿对人类有偏好,对熟悉的人可以有大笑,但是,对于任何人的关注都感到快乐。

  第3阶段:7到9个月间。

  属于分化的依恋阶段,这时候婴儿喜欢围绕在母亲身边活动,当与母亲分离时开始表现出抗拒行为,而母亲回来时则表现出喜悦,65%的宝宝会与母亲建立这种安全型依恋。

  你的宝宝有没有这些异常表现:

  大约30%左右的宝宝会表现出不安全型依恋。

  10%左右:抗拒型依恋

  在陌生环境里会紧靠妈妈,很少有探索行为,每当母亲离开时哭闹比较厉害

  • 启蒙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