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视的渴望(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1月24日 13:25:58 

言,成人的声音虽然是以“球面波”的形式向外辐射,但人的口腔类似于一只“喇叭”,送出的声音,其强度是随着方向不同而有所不同的。由于空气对流的原因,声音通常也是自下而上的“流动”,这一现象几乎是妇孺皆知的常识。站在我们身边的孩子听我们说话,他(她)所听到的,一般都是经过周围物体反射而来的声音,所以他(她)所得到的信息常常是一些糟杂、失真的信息,如同我们成人站在楼梯口听楼上人说话的效果一样。只有当我们蹲下来,面对面的与他(她)交流时,他(她)才能获得真实的体验。

  归根结底,“平视”是婴幼儿与成人交往的一种强烈渴望。我们所有的家长和幼儿园教师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这一最起码的生命诉求。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与婴幼儿教育工作中,能够真正理解这一点的家长、教师并不是很多,能够坚持做到这一点的更是寥寥无几。笔者去一些幼儿园参观他们的图片橱窗,看到其中展示的幼儿活动图片大多是“摄影师”居高临下拍摄的。类似于解海龙拍摄“大眼睛”苏明娟这样的能够震撼人心的儿童摄影作品之所以难以问世,就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蹲”不下来!

  建议所有的幼儿园托班、小班,乃至中班的老师都要进行“蹲下来、坐下来”与孩子交流的基本功训练。幼儿园应该在教室里为这些老师配备舒适的“落地”坐垫,以便我们的老师能够“全天候”地蹲下来或者坐在地上与孩子们一起学习学习、娱乐、做游戏。


  • 启蒙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