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思考(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2月13日 10:39:14 

情境三:接受和挑战

  孩子都爱听故事,尤其是童话故事,因为孩子富有想像力。两位妈妈都是给孩子讲述世界著名童话《灰姑娘》。

  妈妈甲把故事从头到尾讲一遍,孩子知道了这个故事的全部内容。

  妈妈乙讲完故事后,问孩子:“宝宝,你想想,这个童话中,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孩子想了想:“深夜12点钟马车等均变回去了,那么水晶鞋为什么没有变回去?王子是拿着灰姑娘掉下的水晶鞋才找到她的。”妈妈乙听了孩子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后,兴高采烈地表扬了他一番,并鼓励他改写这篇名著。

  点评:妈妈乙的做法不仅培养了孩子的阅读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让孩子自小敢于向权威挑战。因此,父母给孩子讲故事,不要停留于让孩子接受,要鼓励他提出质疑,或让孩子想像故事的结尾。

  情境四:结果和过程

  一位老师给4个5岁半的孩子出了一道简单的数学题:3+4=?4个孩子均能写出正确的答案“7”。父母均给4个孩子打上一个“√”,并表扬他们做得很好。

  我也找了这4个孩子,让他们讲讲3+4=7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孩子甲:“因为7可以分成3和4,所以3+4等于7。”
  孩子乙:“3块糖和4块糖,一共7块糖。”
  孩子丙:伸出右手4个手指,用左手指着右手手指,嘴里边说:“5、6、7。”
  孩子丁:伸出左手3个手指、右手4个手指,嘴里逐一数着手指:“1、2、3、4、5、6、7。”

  点评:这4个孩子的解题策略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反映了4个孩子思维水平的差异。他们分别是在抽象水平、表象水平、半直观水平和直观水平上解答这个问题的。由此可以看出,衡量一个孩子心理的发展,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解题的结果,更应关注孩子解题的过程和策略。因此,父母可以就孩子给出的答案问一些问题:

  1、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解答的?
  2、还有别的方法吗?
  3、这几种方法,对这个问题来讲,哪一种方法更好一些?

  父母问题给孩子创造了一个思考的情境,这样孩子也就能在这种思考的情境中学会思考了。

  从以上情境中,可以看出父母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因此,要让孩子学会思考,父母首先要善于学习和思考,这样才能促使对孩子的教育更富有实效性。(文/张梅玲)

  • 启蒙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